父母|父母这4种行为,会让孩子慢慢变“笨”,再不注意会害了孩子

每一个宝宝都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同时在很多方面也都遗传了父母的一些特点,宝宝的外表和智商,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甚至连宝宝的性格脾气都会和父母有相似的地方。每一个刚出生的宝宝都是活泼可爱的,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宝宝们就会体现出不一样的脾气和性格。
【 父母|父母这4种行为,会让孩子慢慢变“笨”,再不注意会害了孩子】
父母|父母这4种行为,会让孩子慢慢变“笨”,再不注意会害了孩子
文章插图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可爱、乖巧能干,将来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和成就。其实后天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智力和情商也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学会引导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开发大脑,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知识,还能让宝宝更聪明能干。但是部分家长却有着不好的教育习惯和生活方式,尤其是以下4种,不仅会伤害宝宝的心灵,还会让宝宝越来越笨。
父母|父母这4种行为,会让孩子慢慢变“笨”,再不注意会害了孩子
文章插图
1.经常羞辱、批评孩子
批评使人进步,这句话本身没有错,所以很多家长总是误认为批评式和体罚式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还能让孩子引起恐惧的心理,杜绝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现在的孩子都很要强,加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和虚荣心也是极强的。家长长期的批评甚至羞辱会让孩子产生厌恶感,轻则失去信心,重则产生逆反心理。一个对自己失去信心的孩子,必然会失去学习和进步的动力,自然会变“笨”。家长们应该采取鼓励为主、批评为主的方式,让孩子在进步中戒骄戒躁,而不是让孩子在失落中停滞不前。
父母|父母这4种行为,会让孩子慢慢变“笨”,再不注意会害了孩子
文章插图
2.家长树立过高的预期和目标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也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胜人一筹。所以当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家长们就非常关心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而让孩子取得好成绩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家长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名列前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成绩总有优良之分。而很多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长难免会有所失望,进而产生低迷的情绪甚至责怪孩子。这种情绪和负能量必然引起孩子的自卑,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其实家长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绩,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长上,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并且学会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父母|父母这4种行为,会让孩子慢慢变“笨”,再不注意会害了孩子
文章插图
3.只在意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我们确实往往更在意结果。但是对于宝宝而言,这种方式却并不适用。宝宝从出生到上学,这段时间的成长是惊人的,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宝宝经历了从一无所知到慢慢独立自立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其中的很多细节。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小成就,比如学会帮妈妈做家务、学会自己穿衣、学会自己吃饭上学、学会动手画画等等。很多时候孩子希望自己的一些行为得到父母的表扬,但是一些父母却并不在意,这会让孩子形成心理落差,失去探索生活、学习技能的动力。
父母|父母这4种行为,会让孩子慢慢变“笨”,再不注意会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