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啊|以太平公主多年的政治经验,为何会败给侄子李隆基?


知否知否啊|以太平公主多年的政治经验,为何会败给侄子李隆基?
文章图片
知否知否啊|以太平公主多年的政治经验,为何会败给侄子李隆基?
文章图片
知否知否啊|以太平公主多年的政治经验,为何会败给侄子李隆基?
文章图片

太平公主身边有太多主角光环 , 所以使得她自身也成了主角 。 她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 , 母亲是武则天大帝 , 哥哥分别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 , 侄儿又是唐玄宗李隆基 。
这样的生活环境 , 注定了太平公主不想插手政治事务 , 也是很难的事情 。 因为她的家务事 , 就是唐朝的国家大事 。
早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 , 太平公主就已经参与到朝政治理当中 , 只不过是秘密进行的 。 后来唐睿宗时期 , 太平公主更是大权一把抓 , 7个宰相有5个都是她的人 , 她的三个儿子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全都被封为王爵 。
就是这么一个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 , 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 , 却彻底输给了自己的侄儿李隆基 , 她到底为何会输的如此彻底呢?
01李隆基皇位已正 , 太平公主丧失了先机 。
李隆基在发动唐隆政变以后 , 和姑姑太平公主一起 , 保卫父亲李旦登基 。 因为这一巨大的功劳 , 使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都得到了重用 。
每宰相奏事 , 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然后可之 。 三郎 , 谓太子也 。 公主所欲 , 上无不听 , 自宰相以下 , 进退系其一言 , 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 , 权倾人主 , 趋附其门者如市 。 子薛崇行、崇敏、崇简皆封王 , 田园遍于近甸 , 收市营造诸器玩 , 远至岭、蜀 , 输送者相属于路 , 居处奉养 , 拟于宫掖 。 ---《资治通鉴》
李隆基本人更是因此被立为太子 , 也就是唐睿宗钦定的接班人 。 为此朝中分为了两大派系 , 一派是跟着太子李隆基的 , 他是未来的皇位接班人 , 跟着他自然没什么问题 。 还有一派则是跟着太平公主的 。
李旦对太平公主可谓是言听计从 , 任何政务上的事情 , 都需要先过问一下太平公主 , 再做出决断 , 由此太平公主的地位高得实在是可怕 。
李隆基做太子的时候 , 太平公主觉得他不好控制 , 所以怂恿宰相们改立太子 。 好在宰相中也有有良心的 , 宋璟与姚元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将其他有竞争力的皇子调出京城 , 避免了皇室相残的局面 。
唐睿宗李旦也意识到这姑侄俩的矛盾 , 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扩大 , 唐睿宗表示自己要禅让 。 他将皇位主动让给了儿子李隆基 , 确保了李隆基的正统性 。
当了皇帝以后 , 李隆基的地位自然是稳定了 , 可是太平公主的势力 , 却一点也没有缩减 。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 就算再多人投靠太平公主 , 这皇权始终是在李隆基手里的 。
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 李隆基又是一个拥有实权的皇帝 。 太平公主的人拥护她是没有任何盼头的 , 关键时刻只能是墙头草 , 不中用 。
02李隆基手里始终有后备军权 。
太平公主自认为自己已经彻底掌握了朝政 , 唐睿宗就是个搅屎棍子 , 他两边都不想得罪 。 既不想伤了和太平公主的兄妹之情 , 又不想伤了和李隆基的父子之情 。
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势 , 擅权用事 , 与上有隙 , 宰相七人 , 五出其门 。 文武之臣 , 太半附之 , 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及僧慧范等谋废立 , 又与宫人元氏谋于赤箭粉中置毒进于上 。 晋 , 德良之孙也 。 元楷、慈数往来主第 , 相与结谋 。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