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 他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了而已 。
并且 , 如果我们为了所谓的“开发智力”和“不落后于人” , 拼命地让孩子多认字、多背书 。 等到了真正要认字学习的时候 , 他可能就失去兴趣 , 甚至反感了 。
因为心理学上 , 有一个词 , 叫“饱和现象” 。
它指的是 , 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或物)感兴趣 , 就让他一直做 , 体验个够 。 即便有不适感也不能停下来 , 这人会因达到“饱和”而最终产生“厌恶”感 。
所以 , 如果孩子进入了“符号”敏感期 , 我们可以适当引导 , 但不能过度 。 因为一旦过度 , 孩子就可能因“饱和”而厌恶 。
文章图片
三:如何恰当地引导?
既然说了 , 教孩子识记和认字 , 既不能过急 , 也不能过度 。 那有哪些方法 , 可以恰当地增加孩子的认知呢?
●无意引导
啥叫无意引导?
就是不经意地 , 把知识教给孩子 。
由于幼儿期的孩子 , 学习知识是以无意识为主 。 他不是刻意地汲取知识 , 而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 , 就把知识记住了 。
所以 , 当遇到机会时 , 我们就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把知识教给孩子 。
比如去到动物园 , 看到指示牌上写着“大象” , 就可以告诉孩子:“这两个字是:大象 。 ”孩子除了看动物本身 , 还会对代表动物的那个文字很感兴趣 。
去到别处 , 看到有提示或警示牌 , 都可以给孩子解说 。
孩子在无形中吸收知识 , 比你正儿八经教他读写、复习、背诵有意义多了 。 孩子愿意学 , 也就会更有效 。
文章图片
●鼓励孩子说
3-6岁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 “重复”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 。
这时候 ,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多表达 。
比如在动物园教过孩子“大象”后 , 回家读绘本 , 再看到这两个字 , 就可以鼓励孩子说出来 。 即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 我们可以多教几遍 。
在教幼儿期的孩子知识时 , 我们不要抱有“功利”的心态 。 觉得教了几遍 , 孩子就“必须”得记住 。 或者别人家孩子学的东西远远超过自家孩子 , 就心急也要求孩子学多少 。
有这样的功利心态 , 很容易让孩子心生抵触 , 或者有心理压力 , 反而产生抵触情绪 。
只有兴趣和热情 , 才是孩子增加认知的关键 。
文章图片
●当然也别畏缩
有位妈妈朋友问我:“是不是5岁前教孩子认字或者读书不好?”
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一样 。 有些孩子的“符号”敏感期会提前 , 比如4岁左右可能就对文字很感兴趣 。 而有的孩子会推迟 , 可能5岁过了才表现出兴趣 。
我们尽量做到不刻意 。 只是当孩子对文字符号表现出兴趣 , 并且问你“妈妈 , 这是什么”时 , 我们也不要退缩 , 觉得过早教孩子认字不好 。 而应该大胆说出来 , 教给孩子知识 。
增加孩子的认知 , 我们要多一些耐心 , 多一些鼓励 。 保持孩子的兴趣 , 让他顺其自然地去掌握、学习 , 这才是最佳状态 。
如果孩子对文字不感兴趣 , 那就陪孩子读读绘本 , 鼓励他表达 , 为他之后接触文字打好基础 。
文章图片
很多妈妈会焦虑娃的“早教” 。 但其实 , 孩子在6岁前 , 会有各种各样的“敏感期” 。 他会用行动告诉你 , 他对什么感兴趣了 。
我们若能跟上孩子的节奏 , 提供适当的帮助 , 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
- 给宝宝做好保暖很重要,但要注意这几点,别让宝宝健康受到影响
- 孕期B超去几次?新手妈妈们别再问医生了,“孕期检查表”收好
- “有福气”的娃外表上有迹可循,4个标志很明显,父母别看走眼了
- 父母最好别拿孩子和别人比较,教育孩子时要使用正确方法
- 小学生作文《无聊的事》火了,老师哭笑不得,批语:别让你妈看见
- 乳牙迟早要换,变成龋齿也无所谓?这两大危害,家长可别不当回事
- “请别再把孩子打扮得这么漂亮”,老师的忠告,家长最好听进去
- 宝贝在幼儿园都经历了啥?别暗示性提问,做好三件事,老师和孩子都喜欢
- 孩子跟奶奶亲没关系,3岁后就和妈妈亲了?别想了,娃谁带跟谁亲
- “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区别?长大后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