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手指是大脑发育的关键,带孩子这样玩,早教的钱都省了
用手感受是孩子认识世界最直观的方式。
动手能力关系到学习的快慢,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家长们都想孩子手指灵活、动手能力强,但孩子还那么小,能动手的机会实在是有限。
其实想要锻炼孩子动手能力,没什么玩具比橡皮泥更合适了。
不少妈妈说,家里的橡皮泥买了一罐又一罐,干了一盒又一盒,孩子却只会捏成一团。
实际上橡皮泥玩对了,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还能刺激孩子认知能力、逻辑能力的发展。
今天我们请汤维老师,来和家长们说说如何把橡皮泥玩出花儿来。
当宝宝过了「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吃什么」的阶段,就可以开始尝试玩橡皮泥了。
1岁以前,孩子还不具备「玩」橡皮泥的能力。
这时候给孩子玩橡皮泥,不要带太多的目的性。让孩子随意抓一团橡皮泥,随意捏、拍、揉、摔就行了。
在这过程中,孩子可以认识到橡皮泥柔软的质地,形成对不同材料触觉的认知。
1~2岁:锻炼精细动作为主
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玩的花样就比较多了。不过,绝大多数宝宝还是只会一通乱捏,一桶好好的橡皮泥很快就混成了一团。
除了让孩子「放任自流」外,妈妈们还可以和宝宝一起采用以下玩法。
1.小块撕撕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在开始,宝宝玩橡皮泥无非是合并或撕碎。
宝宝喜欢撕扯橡皮泥时,正是锻炼精细动作的好时机。撕得越小块,对宝宝的手指动作精细度要求越高。
当宝宝把橡皮泥撕扯成两瓣时,妈妈们可以及时拿掉一半,让宝宝撕剩下的一半,直到不能分为止。
2.切水果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帮宝宝提前做好一些简单的小水果,鼓励宝宝用橡皮泥自带的小工具或硬一些的纸片切开水果。
这个动作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简单的因果认知:切开后,整块的水果会分成两瓣儿。
3.匹配形状
妈妈们可以利用烘焙工具或橡皮泥自带的塑形工具,和孩子一起塑造不同形状,促进孩子对形状的认识。
等宝宝对各种形状有一定熟悉后,可以利用简单的图形,让孩子把对应形状的橡皮泥放进去,加深形状认识的印象。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2~3岁:培养逻辑能力为主
2~3后,宝宝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对玩橡皮泥有了更多的主见。
妈妈可以充分调动宝宝的好奇心,利用橡皮泥的多种玩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孩子多做、多想、多说。
1.你捏我猜或我说你捏
妈妈可以捏出不同形状,但不要太具体,让宝宝猜猜看是什么,引导宝宝自己来说这是什么,像在哪里。
或者,让宝宝说想要妈妈捏出怎样的形状,由妈妈捏出来,再让宝宝评论像不像,从而帮助宝宝建立事物和事物之间建立联想,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2.一个萝卜一个坑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妈妈们利用纸上的一些空格或折线,鼓励孩子将橡皮泥小球放置到对应的间里。
这样的玩法可以帮助宝宝对平面空间的变化有一定认知,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填充橡皮泥的过程中,孩子能收获一定的满足感。
3.认识颜色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如果准备让孩子通过橡皮泥认识颜色,妈妈们可以尝试利用上图这样的小卡片,让孩子用橡皮泥和相同色块中的小洞对应起来,训练孩子认识色彩的能力。
或者妈妈们每次给宝宝一种颜色的橡皮泥,例如红色的橡皮泥。
- 张艺谋|张艺谋讲狙击手和长津湖的区别 你怎样看待这两部电影
- 无影手奶爸|“无影手奶爸”抱着娃“偷吃”雪糕火了,娃就说是不是玩不起
- 奶奶|“滚”姓爸爸生下龙凤胎不会起名,奶奶随口一说,全家人拍手称赞
- 儿子|爸爸给儿子取名“东风”,护士手误少写一笔,妈妈笑称:不改了
- 乳头|宝宝哭闹不止,妈妈掀开衣服后瞬间爆炸:原来是奶奶做了“手脚”
- 婴儿对着母亲“微笑”,医生伸手就是一巴掌,了解原因后宝妈道谢
- 崔玉涛推荐【月子手册】42天科学坐月子
- 分娩最难的不是“顺转剖”,而是“肩难产”,预防的最佳手段是它
- 怎么给孩子的选银手镯?这三点一定要牢记!
- 宝宝|一睡二哭三攒肚是啥意思?新手爸妈不妨了解一下,不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