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 , 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你家的宝宝有没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比如女孩儿的布娃娃 , 男孩儿的变形金刚 , 或者一切他们护在怀里的东西 。
在大人眼里那些只不过是普通玩具 , 可是在孩子眼里却是他们的“好朋友”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孩子们对玩具的感情有多深?
女孩子会给娃娃穿衣服喂饭、讲故事洗澡 , 男孩子会把变形金刚稳稳的放在架子上 , 不允许别人碰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如果有人弄坏了孩子的玩具 , 他们会心疼地大哭起来 , 而且不接受新买的玩具 。 这种对玩具独有的感情、照顾娃娃的行为 , 不仅是因为他喜欢 , 而是背后藏着的泛灵心理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什么是泛灵心理?
心理学家皮亚杰表示:3~4幼儿时期的孩子 , 大都会存在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 , 孩子会把一切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感受的“活物” 。
也就是说 , 孩子会认为身边的事物跟自己一样 , 是个“小宝宝” , 被打了会痛、丢了要立刻找回家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之前网上有一类很火的视频 , 当孩子不吃饭或不听话时 , 家长拿着他的玩具摔打做示范 , 孩子的立刻就会听话 , 这正是泛灵心理的表现之一 。
孩子会于某件物体 , 例如玩具、枕头、被子等产生共鸣的心理 , 并投入感情 , 包括过家家玩具之间的对话 , 也跟泛灵心理有关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女儿给娃娃贴创可贴
杨女士的女儿芷心今年4岁 , 有一个从小抱到大的毛绒玩具狗 , 睡觉时要放在枕头旁边 , 上幼儿园时要把狗狗放在小窝里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因为玩的时间太久玩具狗的鼻子掉了 , 芷心看到后非常难过 , 一边哭一边把狗狗抱在怀里哄 , 还找来家里的创可贴贴在了狗狗的鼻子上 , 这个举动可把杨女士吓坏了 。
当她询问身边的宝妈时 , 发现好多孩子都是这样 , 后来一位医生朋友告诉他 , 这是孩子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不用太担心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孩子产生“泛灵心理”有天生发育的一部分原因 , 一般6岁左右懂事后就慢慢消失了 。 还有另一种情况 , 受后天环境影响延长了孩子泛灵心理时间 。
例如 , 父母总是不在身边 , 经常受到惊吓 , 性格过于内向胆小不敢跟别人说话等 , 这会使孩子把情感诉求转移到物体身上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怎样引导孩子顺利渡过“泛灵心理”阶段?
1)别利用这个心里吓唬孩子
家长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吓唬孩子 , “比如晚上不睡觉 , 玩具会离家出走” , “不好好吃饭 , 玩具就会伤心大哭”等 。
孩子给娃娃“喂饭”,是“泛灵心理”的表现,家长需注意3件事
文章图片
这会让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恐惧感 , 对物体造成错误的认知 , 很有可能出现害怕玩具、被玩具吓哭的表现 , 影响心理健康 , 无法顺利渡过泛灵心理界阶段 。
2)不要嘲笑孩子
有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特别保护一个玩具时 , 会觉得很有趣 , 然后嘲笑孩子这种幼稚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