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大声吼叫的孩子缺失了什么?他们不是在瞎捣乱!
博物馆的知识课堂上 , 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解 , 突然有个孩子大声怪叫 , 引来一片同学回头的目光 , 旁边的家长瞬间脸红尴尬 , 挥手在孩子后背猛拍了一巴掌 。 正当大家回过神来继续听时 , 又是一声怪叫 , 接着又听到闷声拍打的声音还夹杂着惨叫 。
幼儿班里新来了一个同学 , 总是在老师要大家保持安静的时候制造出各种声音 , 椅子摔倒了、桌子推跑了、东西掉地上 , 甚至自己站起来跑到一边去 。 老师特意拉他到一边耐心的询问原因 , 他就是一句话也不说 , 坐回座位上 , 下次还是继续制造各种动静出来 。
妈妈抱着2岁的妹妹到学校给大宝开家长会 , 老师在讲台上时 , 妹妹忽然大声一句“妈妈” , 顿时让妈妈好尴尬 , 赶忙阻止妹妹讲话 。 不一会儿 , 小妹妹又叫起来 , 妈妈正准备捂住妹妹嘴时 , 妹妹大声一句“不要” , 其他家长和老师都包容的笑起来 。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在安静的场合里大声喊叫 , 引来众人唏嘘的目光?为什么有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 , 喜欢动来动去?其实 , 这部分让人讨厌的孩子在心理成长中缺失了一些东西 , 才导致他们产生这种偏差行为 。
文章图片
01声音敏感期的正常叫喊
孩子在一岁多学会说话后 , 会遇到一个声音的敏感期 , 在声音敏感期的孩子会通过对自己声音高低的控制来熟悉自己声带的运用以及节奏的把握 。
这个阶段孩子的大声喊叫是心理发展的正常阶段 , 而且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 , 喊叫行为会发生在各个地方和各个时间段 , 尤其是晚上在家里的时候 , 更喜欢不睡觉的享受叫喊 。
声音敏感期的孩子 , 在两岁半前后规则感建立起来 , 在不适当的场合大声喊叫的行为就会消失 。
所以 , 前文案例中的2岁小女孩 , 大声喊妈妈的行为是符合她年龄段的特征的 , 是属于正常的声音敏感期行为 , 不在我们今天谈论的范围之内 , 之所以特意列举出来 , 是不希望大家盲目的对号入座 , 孩子的任何偏差行为在定性时需要慎之又慎 。
文章图片
02孩子消极处理情绪的方式
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踢猫效应”中:丈夫在工作单位无辜被领导批评心情十分的不好 , 回到家之后就把正在做饭的妻子责骂了一顿 , 忙碌中的妻子看到旁边孩子一地的玩具影响了她 , 就把孩子训斥一番 , 孩子起身到房间外面看到一只猫 , 直接踢了猫 。
“踢猫效应”为我们揭示的是 , 人的坏情绪是如何一级一级向弱势的方向传递的 。 并且这种传递长期进行的话 , 还会衍生成具有一定攻击性的行为 。
这与孩子的吼叫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父母在家里全方位的向孩子展示了“踢猫效应” , 那么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足 , 时常通过随意发脾气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 孩子耳濡目染学会 , 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
就像上面第二个案例中的小男孩 , 新到了陌生的幼儿园环境 , 大部分孩子或多或少会胆怯 , 而他从一开始就成为老师头疼的对象 , 甚至没几天班里好几个孩子的行为也有些跑偏了 。
这个孩子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希望老师把他的行为反应给家长 , 他期待家长把他领回去 。 因为父母在没有告知他的情况下 , 就给他换了幼儿园 。 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和之前的同学告别 , 就到了新的幼儿园 。
孩子心里充满了非常大的委屈情绪 , 无处发泄 , 就在班级课堂上各种捣乱发泄 。
- 《流光之城》|《流光之城》七爷结局是什么 孟七爷喜欢冯世真吗
- 孩子喜欢“啃指甲”,成年后大多是此3种性格,怎么都逃不开
- 喜欢说这3句话的爸爸,容易把娃“养废”,愿你一句都没说过
- 小王子|成功顺产小王子!症状附上,喜欢男孩的孕妈来接走,都能如愿!
- 搬重物|怀孕后,有些动作可能“伤胎”,孕妈尽量不要做,胎儿:不喜欢
- 薏米|怀上宝宝后,遇到这5种食物,再喜欢也要拒绝
- 炸鸡|8岁小孩脾虚2年不长个,劝告:2种食物,孩子再喜欢也别乱喂了
- 外婆|“喜欢奶奶还是外婆?”6岁儿子给出了标准答案,宝妈都夸赞
- 孩子春节喜欢的“葱香菜”,爽滑鲜嫩,营养美味,促进发育
- 过年孩子喜欢的“葱香菜”,爽滑鲜嫩,营养美味,促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