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双减”之后情商教育引关注,如何补上“情绪管理”这门课
文章插图
“比起刻意培养‘完美孩子’,我更期待努力培养一个现实感强、有完整的‘社会情商’的孩子。”作家叶如风分享“家风”教育时谈及,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互联网时代,孩子要想游刃有余地行走社会,除了掌握知识与技能,也需看重社会情商的培养,“比如不怕犯错、勇于尝试、学会情绪管理等,其重要性不亚于升学考试”。
“双减”之后情商教育引关注,如何补上“情绪管理”这门课,也触发了学界广泛思考。《培养孩子的社会情商》《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等图书从多个维度展开解析,让读者增强感同身受的能力,学会积极正向沟通。书中没有急于提供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或贴上“成功学”“打鸡血”的标签,而是结合这些家长关注的实际话题,给了读者更多开放式思考空间。
“家风是一个家庭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修养、气质、智慧和人品等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多种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家风影响着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影响孩子做事风格与待人态度。”田林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办的分享会上,叶如风坦言,父母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如果过于在意培养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很容易培养出一个“怪孩子”,比如拖拉的、暴躁的、自卑的、孤独的、冷漠的、蛮不讲理的、挫折感强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等等。在她看来,大多数失败的教育,和父母过于重视考试分数、轻视心理抚养有关。父母若忽视或错过孩子“社会情商"发展时机,会让孩子带着“失落的一角"长大,然后进入社会。
文章插图
“社会情商”指的是“跟人打交道能力的总和”,自信力、自控力、耐挫力、交往能力等等都属此列。《培养孩子的社会情商》通过提炼15个培养社会情商的养育闭环,希望为孩子未来适应社会提供助力,为小读者的成长提供丰富养料。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当今的青少年如何培养持久的竞争力?叶如风给出的答案是:社会情商综合能力的开发——“孩子们得以开发的价值面向越多,人格就越完整,这样才更有可能激发自己的潜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其中一件扩展情商的利器,就是共情这项难得的品质,也是情商的核心。在专家看来,缺乏共情的赞扬会适得其反,富含共情的责备能让人心悦诚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共情及社会情商能力的培育也遭受到一定的挑战。
文章插图
比如,《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指出:共情有两个层面——痛苦与洞察。当我们感受共情时,我们不但能体会他人的痛苦,也能理解他们的思想、愿望和感受。我们理解他们做选择和决定时的背景缘由。这正是第二套神经系统,心智化矩阵的杰作。当我们推测别人的心意,思考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预测他们未来的行动时,心智化矩阵就会被激活。不过,有时因为恐惧、偏见、冲突或强烈的生理原因,心智化矩阵会脱离痛苦矩阵而运转。有时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真人的特征——正如社交媒体的“用户”或“关注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想象其他人的痛苦和羞愧,但感觉无关痛痒,甚至可能幸灾乐祸。因此,社交媒体的使用诱发了人们的评判力危机。
书中谈到,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手机屏幕都不能代替一个人脸上的复杂信号或声音中的重音变化和寻找适当词句时的迟疑。这些设备也无法代替交谈中的动态:大家一起想主意,欢迎和期待不同的声音,分享不同视角也被视为正常。这些设备会巩固而不是挑战成见,在捏造的“他们”与“我们”之间强行划线分隔,因为它们删掉了丰富的背景细节,而那才是让我们真实人际生活中深刻而细腻的内心评判表得以运转的燃料。
- 开端|《开端》结局是be了吗 《开端》大结局是什么
- 你的动机是好的,行为却并不智慧
- 《流光之城》|《流光之城》七爷结局是什么 孟七爷喜欢冯世真吗
- 孟绪安结局|《流光之城》孟绪安结局是什么 冯世真和孟绪安有感情线吗
- 什么|摊上个“邋遢”的婆婆是种什么体验?过来人:真后悔月子没在娘家
- 因为|头胎和二胎入盆时间有什么不同?二胎妈妈很着急!
- 重复率|90后小夫妻的结婚证火了,看到上面的名字后,网友:孩子叫什么?
- 倾城亦清欢|《倾城亦清欢》是根据什么小说改编的 倾城亦清欢原著小说结局是什么
- 什么|尹建莉:“看道理”,胜过“讲道理”
- 新生儿宝宝为什么总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