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子和大洋哪个更值钱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等于多少人民币

喜欢听相声和评书的朋友,或许会对“大子”这种钱币单位不陌生 。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早年间常说单口相声,在讲述民国时期的单口相声时,郭德纲经常会说这么一句话:“小子不卖,大子一块” 。让许多“纲丝”印象深刻 。
但大部分网友只清楚小子和大子应该代表当时的一种货币,却不清楚这种货币的实际价值 。
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民国时期的一个大子和一块大洋,到底哪个更值钱?一个大子,又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大子和大洋哪个更值钱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等于多少人民币

文章插图


1914年,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发布《国币条例》,银元(银元又称大洋、袁大头)成为市面上主要流通的货币之一 。
不过,整个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物价不稳定,普通群众收入偏低,日常生活中他们并不使用银元,而是使用铜板 。铜板,就是郭德纲相声中说的大子 。
民国时期,政府没有发行一文铜板,清朝时期的一文铜钱停止铸造,一系列货币改革让当时通货膨胀 。为了稳定经济,湖南、四川、北京、山东各省开始铸造一种最低面额为10文的铜板 。
后来,各省在10文铜板的基础上又铸造了20文铜板 。所以,民国时期的10文铜板俗称“小子”,20文铜板俗称“大子” 。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晚年时期回忆,1927年,自己上中学时午饭永远吃不饱 。中学时代的季羡林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每天中午,家里只给他两个大子 。
到了午饭点,季羡林用两个大子买了一碗豆腐脑、几个炸绿豆丸子、一块锅饼 。对于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而言,这些食物只能勉强不饿,但又吃不饱 。


这段季羡林先生的自述回忆,可以帮助后人了解民国时期一个大子的实际购买力 。
放到今天,一碗豆腐脑加上几个炸绿豆丸子,还有一块锅饼,总价不会低于八元人民币 。那两个大子至少抵得上8元人民币,一个大子就是差不多4元人民币 。
根据当时的汇率,一块大洋能换100个大子,所以大洋要比大子更值钱 。
学者李开周考证,1914年的上海,一块银元可以购买44斤大米 。南方物价比北方偏高,同时期的一块银元在北京的市场上可以购买50斤大米 。
现在超市里一斤优质东北大米的价格不会低于五元人民币,这样进行换算,一块银元的实际价值相当于如今的250元人民币 。一块银元换100个大子,一个大子就差不多相当于2.5元人民币 。
之前,我们按照季羡林先生的回忆,一个大子就相当于四元人民币左右 。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当时的物价、米价得出的最终结论,差距应该不会太大 。
大子和大洋哪个更值钱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等于多少人民币

文章插图


或许有人会说了:这样简单地用大米换算大子和银元的价格,没有任何说服力 。因为按照当时的实际购买力,鲁迅先生在1923年花了800块大洋,就买下了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六间小院 。
若按照之前换算的银元价格,相当于鲁迅先生仅用20-30万元人民币就买下这套四合院 。
大家都清楚,现在北京西二环房子的每平方价格至少超过10万元人民币,更别说一套有六间房子的小四合院 。
另外,经过袁隆平老先生和其他科学家的努力,现在每亩水稻实际产量轻松突破700斤,民国时期每亩水稻产量约200-300斤 。
总的来说,无论是按照米价还是房价换算银元和大子的价格,似乎都有些不现实 。
的确,民国时期的货币与人民币没有太多可比性 。就好比现在远离城市的乡镇物价稍微偏低些,到了大城市,日用品包括食品价格肯定会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