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创业史 腾讯创业史( 三 )


在当时的那个网络条件,没法看视频,没法看网页,只有OICQ可以找到中国的网友聊天,大家就都用了,坦白的说那时候OICQ体验真的不咋滴,但是中国只有这一个,大家就都用了 。
换了现在,你不论做哪款软件都有一堆的竞品,想从产品上突围实在太难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微信,腾讯已经发布快2年了,根本没有几个人用的,这就是人口红利期带来的机会,马化腾运气很好,抓住了它!
中国网友疯狂涌上一条叫“OICQ的船,腾讯的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就破了200万,这在现在也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当时网友能做的选择太少了 。
200万用户在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产品当中,根本不算靓眼的数据,腾讯的用户就这样快速的增长,而且用户的关系链被牢牢的锁定在了OICQ这款软件 。
在当时手机还不普及,很多人的联系就这样靠着OICQ留了下来,保留一个OICQ帐号最大的意义,就是能找到朋友 。粘性这个互联网专用词,就在这时候产生了 。
就象现在一样,大家之所以喜欢用微信,并不是由于它的体验比其他软件好多少,而是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同学朋友都在用微信,你不用不行 。
马化腾强大的背景让腾讯坚持到了流量变现的那天快速增长的用户很快成为了马化腾和腾讯公司的负担,工资要发,带宽要买,公司需要大量的现金,用户越多开销越大 。还被以色列的ICQ起侵权,惊得马化腾立刻就给产品改了名字,从此以后OICQ正式更名为:QQ 。
被起诉的事只是冰山一角,最严重的是,腾讯和网易的业务不同,IM即时通讯很难找到赢利的方向,大量增长的用户在当时无法给腾迅公司带来现金,公司举步为艰 。
马化腾一度想把QQ卖掉,当时没有人接手,很多人说那些人没眼光,我不这样看,在当时的互联网速率才56K的基础条件下,不收购腾讯完全是正确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家企业未来会怎样发展和盈利 。
2000年的时候马化腾试过向用户收费,我记得那时候一年120块左右,但是只有3000多个用户付了费,当时的条件下向用户收月费太难了 。
马化腾首先选择了节流,免费赞助的办公场地、中国联通赞助的带宽和服务器,马陈术和黄惠卿无偿的管理,都为腾讯省下了大量的现金 。
然后他选择了开源,找到父亲马陈术背书,想办法引入了IDG和李泽楷的220万美元投资 。
这两项举措使得腾讯熬过了最坚苦的时候,把用户艰难的留在自己这里,守到了2001年,中国互联网终于开启了3G和宽带的年代,3G和宽带使得移动业务变成了可能 。
那一年腾讯第一次盈利了,收入来源于移动QQ,是当时运营商的SP增值业务 。
这时候一个叫网大为的外国人找到了马化腾,他是一家叫MIH南非公司的副总裁,他们深谈了几次 。从网大为那里,马化腾第一次听到了流量变现的概念,MIH用现金换取了腾讯40%的股份,并且再也没有错过任何一次投资腾讯的机会 。
至此以后,腾讯真正的老板其实是南非人,已经不是马化腾了 。
想做到以上的这些,需要的是极强的背景 。普通人做企业,当时政府不为难已经相当不错了,很少给提供免费的场地和资源 。说到融资,普通人恐怕想见到李泽楷都是件难事,投资的事从哪里谈起呢 。
宽带的普及,使腾讯的用户变成了金山,淘金的手段就是:游戏再后来的事就简单很多了,因为离我们已经很近了,腾讯通过QQ坐拥了几亿的用户,宽带普及后,通过QQ的引导,让用户进入游戏当中 。
QQ和微信强大的用户关系链,使得腾讯紧紧抓着中国网民的流量入口,马化腾也正式封神,成为中国顶级的互联网教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