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聚龙铜型材 北江聚龙铜型材厂家( 八 )


行裳是满民族的重要服饰,清中期以前,皇帝出行活动较多 。清晚期,随着政治上逐渐背离“肄武绥藩”的国策,曾经骑射技艺娴熟的八旗子弟逐渐追求骄奢安逸的都市生活,行裳也逐渐从生活中淡出 。行裳的面料多为耐磨保暖的毛皮、毡、呢及羽毛缎等,这件行裳以羽毛缎为面料,用加捻毛纱织造,具有耐磨、防雨的作用,是皇帝一年四季出行必备服饰 。
38.梅花鹿皮行裳
梅花鹿皮行裳,清雍正,长97cm,腰围110cm,带长274cm,里侧带长90cm 。清宫旧藏 。
前开裾,里面两侧分别缀石青色丝带,缀铜光素扣各一枚 。裳上系黄纸签,其上墨书:“用不得” 。梅花鹿皮面,缃色暗花春绸里,腰间为石青色棉布带 。出行穿行服时,系于腰间,用里侧的带子分别系于两腿,既御寒又耐磨 。梅花鹿皮为面料,轻薄柔软,穿用时轻便舒适,适于冬季出行穿用 。
39.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清雍正,身长129cm,两袖通长176cm,袖口宽22cm,下摆宽120cm 。
朝袍为清代皇后礼服之一,主要用于元旦、万寿、冬至等重大典礼场合 。这件朝袍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附披肩,披肩后垂背云一 。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 。裾后开 。内饰月白色团龙杂宝纹暗花纱里 。在领口处系一黄纸签,墨书:“鹅黄纱绣五彩金龙片金边袷朝袍一件 。珊瑚背云坠角 。”
此袍在明黄色实地纱地上,运用平针、套针、平金、钉线等刺绣技法,绣制彩云金龙及海水江牙等纹样 。纹样构图简练质朴,线条舒展流畅,绣工精巧细腻,既体现出苏州刺绣工艺的高超水平,又把清雍正时期的装饰风格充分地表现出来 。
40.缂丝石青地八团龙棉褂
缂丝石青地八团龙棉褂,清乾隆,衣长147cm,两袖通长169.5cm,后开裾84cm 。清宫旧藏 。
龙褂为石青色,圆领对襟,平口袖,后开裾 。以圆金线缂织四团正龙和四团行龙,周围用五彩丝线织流云海水点缀,下摆织寿山福海及杂宝纹样 。
后妃的冠服分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龙褂是吉服之一种,为皇太后或皇后在祝寿、赐宴等重要典礼场合时穿着,是套在龙袍外面的一种服装 。据《钦定大清会典》载:皇太后、皇后龙褂“色用石青,绣文五爪金龙八团,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襟行龙四,下幅八宝立水,袖端行龙各二 。”这件龙褂正合于典章定制 。
41.金银线地“玉堂富贵”栽绒壁毯
金银线地“玉堂富贵”栽绒壁毯,清乾隆,纵278cm,宽647cm,穗长11cm 。清宫旧藏 。
此毯产于北京,图案依据乾隆时期宫廷画稿设计,编织方法采用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的编织技法“8字扣”、“抽绞过纬”,以匀细的金银线和丝绒线手工编织而成 。其手法精巧细腻,风格独特 。毯心以合股的金线编织成横向人字纹,背部以丝绒线编织成横向人字纹,正面主体部分用丝绒线组成玉兰、海棠、牡丹、灵芝、竹子、山石及蝴蝶等图案,有“玉堂富贵”等寓意 。毯边宽40cm,为银线地栽绒玫瑰红卐字纹,组成二方连续纹样 。
此壁毯配色丰富,根据纹样特点运用了各色绒线25种 。采用两晕色、三晕色等间晕色的配色方法,如灵芝用驼黄配肉粉,或浅驼、肉粉配玫瑰红等 。此外还使用了“合色线”拴扣配色,使花色更富于变化 。又以染色黑线勾边的手法,使主体图案更为鲜明突出 。
这件壁毯采用中国画润色写实的艺术手法,反映了清代织毯工艺的高超水平和艺术成就,既是贵重的实用品,又是一件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装饰品 。
42.锦群地三多花卉锦
锦群地三多花卉锦,清乾隆,长178cm,宽75cm 。清宫旧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