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语相向|争吵时恶语相向?不如去“积极暂停区”待一会儿
鼓励是改善行为的最强有力因素,而积极暂停是对个人情绪处理方式的尊重。
——————————
“你怎么又在玩手机?不是说只能周末玩一小时吗,你作业写完了没?”妈妈“查岗”时突然“发现问题”。
“已经上了一天学,就不能休息一下吗?烦死了!”小婷转身摔门而去。
每天“陪读”的情境中,随时可能上演这种争夺战。不管是时间分配、日常行为的一些小事,还是人生的重要决策,我们都可能和身边重要的人有分歧,甚至争吵起来。当委屈、烦躁、无奈等复杂情绪汇集,我们可能瞬间会有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感觉,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按下暂停键,离开令人难受的情境呢?
如果同学小婷还留在房间里与妈妈共处,可能发生什么呢?妈妈认为自己是在为小婷的未来考虑,才用逆耳忠言告诫她,希望她做得更好,以后才能过得更好;小婷不喜欢妈妈的反复唠叨和对自己的否定,想放松一下自己,调整状态。如果接下来她们各执己见,甚至有可能在强烈情绪的支配下口不择言,说出伤人的话。所以,小婷选择离开并不是消极逃避。
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的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著作《正面管教》中,提倡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应撤离冲突,积极暂停。积极暂停是帮助我们冷静、理性解决问题的工具,当双方体现了尊重的态度,情绪好转后可以做得更好。
当然,小婷直接离开可能会引发妈妈的误解和担心,离开前先说一声“我想冷静一下”,或者父母和孩子提前约定一个暂停的暗号(如特定的手势),对于接下来的冲突解决会很有帮助。
除了暗号,还可以提前设计“积极暂停区”。“积极暂停区”是一个让人感觉安全、有利于情绪好转的地方,可以是带锁的卫生间,还可以是放着玩偶、书籍的房间,也可以是任何不被打扰的角落。
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心平气和时给孩子介绍撤离冲突的冷静期,并和孩子一起设计和布置“积极暂停区”,比如放上孩子喜欢的玩具;起一个孩子喜欢的名称,比如“树洞”。家长可以先确认:孩子去积极暂停区,是否感觉好一点,如果能够在里面做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的事情,缓过来后可以再找家长一起解决问题。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约定如何走出“积极暂停区”,表达自己情绪好转的信号,比如拥抱、摸头这些肢体动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曾遇到过一个案例,一对母子常常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上网时长争吵,盛怒中的刺耳话语让双方都不好受。我除了建议他们设立积极暂停的冷静期外,还建议他们多用肢体语言表达关爱。母亲和儿子约定,每天至少拥抱一次。在积极暂停之后,一个温暖的拥抱,也会让接下来的协商过程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家长不要认为积极暂停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孩子在里面舒服着呢,他应该受到惩罚”。实际上,鼓励是改善行为的最强有力因素,而积极暂停是对个人情绪处理方式的尊重。
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我们要学会采用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家长更要鼓励孩子学会合理宣泄情绪。比如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临近期末很焦虑,父母说的一些话容易让她情绪崩溃。当她崩溃大哭的时候,妈妈就会很担心地在旁边询问,其实此时妈妈的话语会让她感觉“妈妈这么关心我,我考不好很对不起她”,考试焦虑更为严重。孩子那时想要的就是在自己房间里痛痛快快大哭一场,妈妈当作不知道就好了。当我把孩子的需求转告给她妈妈,孩子妈妈也表示理解之后,孩子有了处理自己情绪的冷静区和积极暂停区,可以畅快地宣泄焦虑情绪,能更好地处理和妈妈的关系,以更积极的心态应对考试。后来这个孩子成绩也不错,比期中考试有所进步。
- 家有俩宝总是争吵打架?学会这几招轻松化解矛盾!「悦宝课堂」
- 家庭争吵|婆婆诓骗儿子喝掉儿媳剩余母乳,导致家庭争吵,网友:过分了
- 在长期争吵暴力的家庭中:孩子最终会有怎样的人生
- 恋爱观|情侣网吧门口争吵,女友怒吼:你要电脑还是要我,随后当众脱裙
- 坐月子|婆媳因“鸡蛋、米粥”的月子餐,发生争吵,老一辈的观念对吗?
- 夫妻法庭争吵不顾3岁大哭孩子,法官看不下去,抱起孩子默默哄睡
- 蔡小贩|两次爆发争吵!火箭榜眼不满数据刷子,斯通交易要趁早!
- 康明斯|宝宝多大能听懂大人说话?到这个月龄后,父母就别在娃面前争吵了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面对孩子,父母也不能口无遮拦
- 产妇|奶水充足却不愿意喂孩子,婆婆恶语相向,宝妈一张化验单让她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