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早期识别症状 鼠疫的早期症状的初期图片

近日,各大媒体都出现了“鼠疫”这一个名词,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还有各大媒体的重视程度来说,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但是很多人特别是对于90后来说这个名词代表的就是陌生了,今天我就从医学的角度,综合的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鼠疫” 。
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鼠疫菌是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性 。
主要传染源:
一、动物
啮齿类动物:各类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如旱獭、长爪沙鼠、黄鼠、沙土鼠、黄胸鼠、褐家鼠等
食肉类动物:各类疫源地内的狗、狐狸、猞猁、艾鼬、郊狼等
其它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内的藏系绵羊、黄羊、马鹿、牦牛、骆驼等
二、鼠疫病人
所有人对鼠疫病毒没有自然免疫力,所有人群都有易感性 。
主要的传播途径:
1.动物型传播:动物→跳蚤→人,蚤叮咬,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 。
2.人型传播:人→空气飞沫→人,传播肺鼠疫 。
3. 其他传播途径
(1)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而感染,接触传播,或吸入带菌皮毛中的尘埃感染 。
(2)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道感染 。
(3)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到其他地区 。
(4)实验室感染 。
下面这张图片可以清晰的演示鼠疫病毒的传播:

鼠疫的早期识别症状 鼠疫的早期症状的初期图片

文章插图
鼠疫传播方式
鼠疫的临床表现:
鼠疫也和其他疾病一样具有潜伏期和发病期,潜伏期一般在1-6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细菌数量多少、感染的菌株毒力强弱、感染途径、病型、以及被感染者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
潜伏期后就是疾病的临床表现期了,具体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具有发病速度快、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呈稽留热 。伴有头痛剧烈,呼吸急的症状,患者很快会陷入极度虚弱的状态 。重症病人早期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意识不清,步行蹒跚,恐怖不安 。患者眼脸结膜及球结膜充血,会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 。
鼠疫的临床分型:
临床上我们把鼠疫分为四大类,第一是腺鼠疫,腺鼠疫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以受侵袭部位所属的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表现症状 。一般在发病同时或发病1-2天内出现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部位是股、腋、颈等淋巴结为多见 。淋巴结肿增大的速度极快,肿大淋巴结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 。淋巴结呈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坚硬,剧痛 。患侧呈被迫体位 。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淋巴结肿化脓破溃的现象,而且创口不易愈合 。第二是肺鼠疫,肺鼠疫有原发性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之分 。原发性肺鼠疫是直接吸入含鼠疫菌的空气飞沫被感染的 。继发性肺鼠疫是由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经血行播散而引起的 。病初干咳,继之咳嗽加剧,咯出稀薄泡沫血痰 或纯血痰 。胸部检查所见与危重的临床症状不相称,有时肺部尚未出现明显病变病人就已经死亡 。第三是败血症鼠疫,败血症鼠疫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也有原发与继发之分 。当腺型或其他型鼠疫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时,病情恶化发展为继发性败血症鼠疫 。原发性败血症鼠疫的感染途径与腺鼠疫相同,或剥食染疫动物时经创口感染,当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的鼠疫菌毒力强、菌量大时,病原体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使患者很快陷入重症中毒状态 。呈现极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但是见不到其他型鼠疫所特有临床症状 。如果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对症1-3天内患者会迅速死亡 。第四是其他型鼠疫,其中包含皮肤鼠疫、脑膜炎型鼠疫,在临床上出现的几率相对较低,再次我们不做细致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