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弃说育儿|父母须知,如果孩子的成就需求过高,也会造成同样的危害


莫弃说育儿|父母须知,如果孩子的成就需求过高,也会造成同样的危害
文章图片
莫弃说育儿|父母须知,如果孩子的成就需求过高,也会造成同样的危害
文章图片
莫弃说育儿|父母须知,如果孩子的成就需求过高,也会造成同样的危害

如果您的孩子很想达到某一目标 , 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需求 , 而这种需求又将导致产生一种强烈的动机或驱动力 , 帮助他克服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遇到的任何障碍 。 如果去掉了障碍 , 解决了问题 , 目标就可以达到 , 成就需求也就得到了满足 。 随后就会出现激发力下降 。 让我们来看个简单的例子 。 假设一个小孩对拼成一个很大而且十分复杂的七巧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当最后一块板被安放到位时 , 这个谜就被解开了 。 在画面被拼好以后 , 成就需求也就得到了满足 。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下面的三个步骤来表达 。 在现实生活中 , 这一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 一个小姑娘想成为班里数学最好的学生 , 这就使她产生了一种成就需求(步骤之一) 。 随后产生驱动力以适应这种需求(步骤之二) 。 只有通过采取某些行动 , 她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 例如 , 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 , 耐心地做练习 , 仔细地计算习题并认真检查自己得出的答案 。 这一系列活动将会帮助她达到获得高分的目的 , 而在这门课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后 , 已经产生的驱动力就会随之减少了(步骤之三) 。
以上只是在理想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事情 , 但在现实生活中 , 许多事情的发展并非如此 。 一个孩子可能认为某个目标并不十分重要 , 因而 , 他的成就需求就很低 , 产生的驱动力也不足以克服他从事这项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 。 假设上面我所举的例子中的那个女孩 , 对于取得数学高分并无特别的兴趣 , 而只是为了取悦于她的父母 。
当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 不是像那些得到正确激励的孩子那样 , 作出积极的反应 , 而是把这些困难和挫折作为无法达到目标的借口 , 从而放弃这个目标 。 如果孩子的成就需求过高 , 也会造成同样的危害 。 在这种情况下 , 这个小姑娘在做日常练习时可能表现得十分出色 , 但在期末考试的压力下就会彻底崩溃 。 此时 , 她会试图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神经过于紧张 , 她的老师也会欣然同意这种看法 。 事实上 , 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那种过高的、亳无希望的成就需求 。
众所周知 ,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驱动力的最佳水平 , 不管这一最佳水平是产生于成就需求 , 还是产生于为满足于某一生理或心理需要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这一最佳水平处于毫无动力状态与具有异乎寻常的、强有力的动力状态之间 。
【莫弃说育儿|父母须知,如果孩子的成就需求过高,也会造成同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