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教案 初三政治课教案( 四 )


(3)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办?(4)在自己取得成功时,希望知心朋友怎么做?(5)知心朋友对自己最深刻的一次帮助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如:①我感受到交朋友应该真诚,不能虚情假意,否则不会做长久的朋友;②我感到朋友越多越好,人生路上不寂寞;③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好朋友;④我希望自己能结交很多朋友;⑤患难见真情,难得是挚友;⑥多一份友情多一条路 。
学生活动评价指导:主要运用他评方式,即教师通过观察、旁听l『解各组成员参与交流的情况以及态度如何等,进行评价 。
第三步:教师总结,概括出友情的作用:
友情可以帮助我们排解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
友情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
友情促进个人和集体的进步 。
(三)反思交流——“假如没有友情,我的生活将是……”
【初中政治教学教案 初三政治课教案】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想象,自由发言 。(领悟:每个人都需要交往,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
2.出示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挂图(或者课件) 。
(1)思考与交流:看“需要金字塔”,哪些需要是物质方面的,哪些需要是心理方面的?
(2)讲解需要层次理论,着重指出被爱和爱别人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需要,而友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教师还要讲清楚封闭心理的危害,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友情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种需要,而爱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需要 。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是和友情相联的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在变化,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这种愿望在和同龄朋友的交往中更容易实现,同学友情也就会成为中学生渴求的心理需要 。如果一个中学生长期得不到友情,就无法从友情中体会交往的乐趣,情绪会变得孤僻,长期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所以,获得友情不仅是满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维护心理的健康 。)
(3)温馨小语:
“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
(四)友情宣言活动——“友情真谛之我见”
活动过程:
第一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友谊”或者对“朋友”一词的理解,或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有关友情的名人名言、谚语 。(也可以让学生填写教材53页“我对朋友的理解”栏目 。)
第二步:请学生走出来,对全体同学宣读自己的“友情宣言”,然后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请他接下去宣读,轮流进行 。
二、慧眼识人,慎重交友——辨别真假友情
(-学生交友的现状,认识交友的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不是随意地和任何人都能交朋友的,而是有自己选择的“标尺” 。)
(一)童谣频道——播放歌曲《找朋友》
思考与交流——择友标准大家谈:
1.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你心目中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3.你的择友标准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哪些朋友可以称为损友?
(学生发言:3—4人)
(二)情景剧场(小品)(分-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别)
人物: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
情节:小明放学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高个子青年解围 。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 。平时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 。小明受到了欺负,都让青年帮助他打架 。有一天,青年偷了一台照相机,让小明帮助藏起来,.小明帮助藏了起来 。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