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经典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优质课教案设计( 五 )


2、一听全曲 , 关注歌词内容 。
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
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 , 边划船边唱歌)
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 , 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 , 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 , 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 , 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船 。
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 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 , 只要心中有感 , 便放开嗓子唱起来 。《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 , 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 , 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 , 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 。
3、二听旋律 , 关注音程跳动 。
1)生边听旋律 , 画旋律线 。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 , 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
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 , 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 。
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 , 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 , 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 。陕北人性格粗犷 , 声调高亢、嘹亮)
4、三听老师范唱 , 轻声跟唱曲谱 , 关注旋律重复 。
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 , 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 , 注意观察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重复)出现了几次?(5次)
1)生随琴唱重复旋律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 , 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 , 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 。尤其是中间这一段 ,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
2)生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 , 感受旋律的重复
师: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 , 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 。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协调有序)
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 , 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 。
3)生边做划船动作 , 边唱歌词 , 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 表现歌曲的韵味 , 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 。
师:歌曲是四四拍 , 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
(强弱次强弱)
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 , 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 。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 , 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 。
5、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 , 了解方言、衬词 。
1)分析方言特点 。
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 , 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
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 , 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 , 即所谓的方言 。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 , 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
2)分析衬词特点 。
师:这首歌曲中 , 有哎、嗬哟衬词 。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 。
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 , 也可以唱啊 。(师示范)
师: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 , 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 , 音乐更加饱满、连贯 , 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
3)模仿方言、衬词 , 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