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惜钱莫教子 护短莫从师”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二 )


既然要避免“惜钱”、“护短”的误区,我们可以怎么做?
做学生应着眼当下、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重视学习就从现在开始 。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问,一事无成该如何?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先从实践这个道理开始 。
2.学习是件苦差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的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从小才智过人,在父亲的教导下,勤练书法,即使是冰冻三尺,也不间断,直至写完了二十缸墨水,才真正学好书法,以此名扬天下 。
一开始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轻言放弃,日积月累的努力,每一天都让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
3.学习态度要谦虚 。
褚遂良拜初唐时的大书法家虞世南为师 。有名师指点书法,褚遂良进步很快,有不少人吹捧他 。他问虞世南:“我的字能否与智永前辈相比?”虞世南说:“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你比不上他”,褚遂良深受教益,回去后埋头苦练书法,终于成为初唐著名的书法家 。
求学路上我们会遇到师长,还有益友 。我们要本着谦逊的求学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长的指点,能在关键时点醒我们,让我们少走弯路 。

农村老话“惜钱莫教子 护短莫从师”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当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品格
1.培养孩子的独立的品格 。
个别家长有这样的误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什么都不用学,不用做 。造成有些学生生活不能自理,出门不会系鞋带;上了大学就餐不会剥鸡蛋,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
2.培养孩子的坚韧品格 。
有人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 。那是因为从小学习时就养成的坏习惯 。一遇到困难就逃避,就退缩,想转而走容易的路 。可容易走的路,从来不是上坡路 。
农村老话“惜钱莫教子 护短莫从师”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哈佛校长说:没有品格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分数很重要,品格更重要 。关注品格教育,培养品学兼优少年,成就孩子美好未来 。从小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品格,这份收获将受益一生 。
在古代读书并不是件容易事,就算是上个世纪也常出现读书难的问题,在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常只能念几年私塾,长大了就得帮家里干活挣口粮,而有钱人家的孩子或许可以接受家庭教师的专门辅导,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当时的教育情况普遍非常糟糕 。
农村老话“惜钱莫教子 护短莫从师”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其实“惜钱莫教子”这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教育是要有投资的,不能空手套白狼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办学堂的时候就收费,据记载当时想听先生教书得拿一捆腊肉,通常一捆是十条,叫做“束修”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可不是笔小钱,其实仔细想想现代社会虽然读书不难,但投资也不少,学费书本费不算,常年补习就得花好多钱,若是想出国留学那就更得花钱了 。
所以教育是要有投资的,舍不得钱就得不到更好的教育条件,这就是“惜钱莫教子” 。不过话说回来,教育这个投资项目往往是稳赚不赔的,是没有风险的 。前期花在孩子学习上的钱只要用对了地方肯定能出效果,等到孩子们学成归来的时候就有收益了 。
农村老话“惜钱莫教子 护短莫从师”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护短莫从师”这话意思是当父母的不要怕老师责罚自家孩子,若是总护着自己孩子那就干脆别学习了 。现在社会上都主张平等尊重,老师们体罚学生的新闻越来越少了,在好多年前体罚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班里有同学调皮捣蛋或者违纪了常常少不了被打手心或者罚站 。遇到这种情况,有些疼孩子的家长可能坐不住了,所以以前网上常报道家长与学校在这方面的冲突新闻,有的老师甚至因此而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