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袁崇焕的子孙在清朝高官厚禄 而毛文龙的子孙却隐于山林?( 三 )


这也是为什么在袁崇焕下狱时,兵科给事中钱家修冒死上《白冤疏》为他鸣冤、何之璧率家四十余口诣阙代监、义士程本直申请要陪他同死,甚至,袁崇焕死后,其部属佘义士(义仆佘信)并其后世子孙甘愿连续十七代为袁崇焕守墓的缘由 。

为什么袁崇焕的子孙在清朝高官厚禄 而毛文龙的子孙却隐于山林?

文章插图
补充一下,袁崇焕被处磔刑了,则他的子女、后代下落到哪儿了呢?
《崇祯长编》载:“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又诏“在辽者,徙流浙,改复黔;在籍者流闽 。”
《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
处理袁崇焕一案的经办人之一余大成在其《剖肝录》中,说袁督师“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 。”
程本直《漩声记》也记:“身凌迟也,后嗣绝也 。”
也就是说,袁崇焕已经绝后了 。
现在,网上流传的“袁崇焕的子孙在清朝高官厚禄”,应该是谣传 。
清末民初,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要登基称帝,曾打算冒充袁崇焕后裔,但经查袁崇焕无后,不得不悻悻打消了该念头 。
至于毛文龙的子孙,史不见载,在此不妄加评论 。但毛文龙有几个非常著名的义子义孙,叫尚可喜,叫耿仲明,叫孔有德 。这些人,在毛文龙时代,名字叫作毛有喜、毛有禄、毛有德,能打仗,非常听话,也非常好使,本该是为大明江山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 。但毛文龙惨死袁崇焕剑下,他们叛入了清朝,蜕变为灭明的急先锋,先被封为“三顺王”(耿被封为怀顺王、尚为智顺王、孔为恭顺王,后又被改封为“三南王”(耿为靖南王、镇守福建;尚为平南王、镇守广东;孔为定南王、镇守广西) 。这是令人颇感遗憾的事 。但,这能怪到毛文龙头上吗?
为什么袁崇焕的子孙在清朝高官厚禄 而毛文龙的子孙却隐于山林?

文章插图
所以,无论是袁崇焕的子孙还是毛文龙的子孙在清朝得享高官厚禄,都不应该影响到后人对袁、毛两人的最终评定,不过是“江南为橘,江北为枳”罢了 。
这是一个假命题 。袁崇焕被抄家灭族,鸡犬不留,怎么可能有子孙会在清朝任高官 。清朝会有姓袁的人任职高官享用厚禄,但肯定跟袁崇焕没关系 。
袁崇焕之死与其他人不一样!假如是百姓认为忠臣被皇帝冤杀的,那么当其被抄家问斩的时候至少百姓还会帮其百般遮掩,让其子孙逃命,比如赵氏孤儿 。袁崇焕则是被百姓活活咬死的,可见当时的人对他是恨之入骨,怎么可能帮着他的家人逃命 。倒是会帮着把他的家小拎出来 。
而毛文龙更加容易理解了,他毛文龙虽然是被袁崇焕所杀,但是并不是来自于皇帝的圣旨,所仇者止于袁崇焕一人,与大明无仇,而后袁崇焕又被抄家灭族,这么一笔仇恨自然会被带过 。本身毛家就与清朝势不两立,毛文龙生为大明的人,死为大明的鬼,他的子孙自然谨遵遗训 。誓不与清国两立 。
我的祖先在明朝力挽狂澜(于谦),在清朝是大清官(于成龙) 。我不还是每天搬砖嘛 。这有直接关系嘛 。
乌呼,不知你从何处得来此挑拨之言?袁崇焕凌迟后只遗两女儿,便无后代,为大明流尽所有鲜血,的确受人尊敬,请看史载:
《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
处理袁崇焕一案的经办人之一余大成在其《剖肝录》中,说袁督师“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