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要多少时间才能读完清华大学 至少有多少时间才能读完清华大学( 二 )


2、明确目标:明确自己作文基本的目标,有些同学是想积累些素材,有些同学是想积累观点,有些同学想积累语言风格,还有的是好词好句,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去定向地选择一些书 。如果需要素材的话,平时不仅要自己善于发现一些文章中的素材,平时自己做的阅读理解、论文或者是记叙文散文里面的一些句子或一些点都可以作为自己的素材运用;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素材积累方法就是文言文,我们平时做文言文的时候,读文章其实就挺费劲了,但是读文章之后,能把它积累下来的也不算白读,并且如果我们能用到一些文言文素材的话会增加我们的文学底蕴,就是老师一看就觉得眼前一亮,感觉你这孩子就是底蕴特别好,就会给你加印象分 。像我后期积累文言素材的时候,就会找一些比较有哲理的句子,或者是文中一两句话就能概括这个人的一些事迹的这种例子,当然一些比较普遍的例子就不要积累,比如说我们经常文言文中,这个人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他为这个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比如说在沙场上很英勇啊,以一敌百,这样的一个是我们用不到,还有一个是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3、双向积累组材 。平时积累的素材和现实考试如何联系在一起,我建议大家可以双向积累组材,就是在积累的时候,自己多角度地发觉这个素材,我可以怎么用;有几个主人公我就可以从几个角度,或者我自己发掘,把它记在旁边,然后自己看的时候也有所启发,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可以拿出作文题,来看看自己积累的素材能不能用,增加我们思维的活跃度,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
4、摘抄本 。积累一些素材或好词好句时,我建议大家可以摘抄下来,找一个专门的本子,一是查找时比较方便,二是旁边还可以写一些自己的小思路、杂想,或者是受到启发,自己信手拈来的句子 。
5、积累论点 。论点也是可以积累的,平时我们看到一些比较有共鸣的或者觉得你挺深刻挺实用的一些论点,也可以把它储备在脑海里,写作时,如果是半命题或者是材料题(当然材料题要注意不能跑偏),就可以把它灵活运用起来,如果是命题作文的话,同一个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 。最好不要写并列式的,比如说以自信为题目的话,说自信是迈向成功的阶梯,自信是我们克服恐惧的一个助手,或者什么灯塔之类的,这些老师看不到你深刻的思想,会觉得视觉疲劳,所以我们可以采取递进式或者是反弹琵琶,比如说第一段写自信怎么样,第二段也可以写过于自信也会怎么样,然后自信要把握好,这些也可以写 。这种时候我们之前积累的一些比较深刻的论点就可以灵活的运用起来了 。我们平时的阅读或者我们做到的议论文章,都可以把其中的论点提出来作为自己的积累,如果说要推荐书的话,那就是我高三的时候订阅了一本《作文与考试》杂志,一个月有三期,分别是素材版、阅读版和写作版,基本上就把我刚才说的这些可能全部概括 。
另,素材积累方面,《思维与智慧》杂志也挺好,如果我们专门读一些文人、名人的作品也可以,比如说周国平、白岩松的等都可以读读 。
●写作时如何将知道的表达好?
1、勤积累,勤练手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一段时间疏于积累了,或者没写什么文章,你写的时候会感觉有论点从自己脑海里蹦出来,但不太会表达或表达的没有那么好,用的例子、语言都不是很理想 。建议要练手,练笔是不能间断的,这种练笔可以是平时的积累(两天一次),经常复习自己的摘抄,或者一些随感随笔,都可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或者平时的周记练习,就不会生疏了,而且以前写过的东西,自己也可以再看一看,自己一些引以为傲的文章,完全可以划一划或者是提取精髓,运用到下次考试当中,这样的话可以变换成各种各样的考试题型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