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兽排名第一白泽手绘图 白泽神兽图片( 五 )


上古神兽排名第一白泽手绘图 白泽神兽图片

文章插图
独脚五郎 云南
上古神兽排名第一白泽手绘图 白泽神兽图片

文章插图
白虎 云南大理
纸马中的白虎星君
纸马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地的一种民俗年画品类,包含儒释道及民间信仰中的众多神祇,内容丰富 。作为兽中之王的老虎,历来被民间视为保护人们生活安宁的神兽,贴神虎、白虎一类的纸马,是为祈求“镇宅避邪,消灾降福”,求得合家安宁和幸福 。白虎一名驱虞,《诗经·召南·驱虞》注:“驱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 。”又《淮南子》云:“西方金也,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 。《瑞应图》也记载:“白虎者,仁而不害,王者不暴虐 。”古人以白虎罕见,见则天下太平,施政者不暴虐,人民得享福祉 。云南大理白族将纸马称为“甲马”,其中有《白虎之神》,是供山中寨子里打猎砍柴人家所贴用 。这是因为此地游牧的先民,常在山里遇到猛兽为害,其中以老虎最为凶猛和体壮,所以当地的“甲马”将虎作为神来崇拜,并将其供奉为山神 。北京纸马中有《白虎之位》,其中的白虎神君头戴虎头盔帽,手中持利斧,威严端坐于龛中,文武侍者四人分立两旁,下方台阶处,绘一人脸青龙,呈张牙舞爪之姿 。浙江余杭的漏版纸马中亦有一幅《白虎神君》,其如山神模样,身披重甲,手持长斧,怒目而立,身旁跟随有一斑斓猛虎,因漏版印刷原因,虎脸并不清楚,笔绘的重点在神君面部,其眉发胡须处均重墨涂抹,颇具威慑力 。
上古神兽排名第一白泽手绘图 白泽神兽图片

文章插图
白虎之位 北京
上古神兽排名第一白泽手绘图 白泽神兽图片

文章插图
白虎神君 浙江余杭
此外,白虎作为古代神话中的四灵之一,也是主西方的方位神,并和青龙被道教作护卫神用于道观山门处 。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 。”明姚宗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故民间常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法,纸马中亦有《右白虎》之作品 。河北的二件《右白虎》纸马中的白虎君皆为文官打扮,头戴纶巾,立于祥云之中 。其中一位年纪稍长者身穿紫红相间衣袍,饰海水江崖图案和云纹,手握龙头长斧,身后跟随一侧身猛虎,但面部却呈正面,气势雄赳;另一位白虎君白面,身着红绿衣衫,饰花卉图案,身后亦跟随一猛虎,昂首翘尾,生动传神,此幅作品神龛的最上方有二龙双剑图案,中间花瓶中插有三支画戟,亦为“平升三级”之意 。二幅纸马皆刻制精细、套印准确,为河北、北京等地常用的纸马形式 。
上古神兽排名第一白泽手绘图 白泽神兽图片

文章插图
右白虎 河北
上古神兽排名第一白泽手绘图 白泽神兽图片

文章插图
右白虎 河北
最后,虽然是虎年,但也不得不提到虎因作为猛兽而被人制服的年画作品,如《李存孝打虎》《景阳冈武松打虎》《黄三太打虎》《李逵劈虎》《杨香打虎》《周处除三害》等故事,此处略举一二 。
上古神兽排名第一白泽手绘图 白泽神兽图片

文章插图
李存孝打虎 河南朱仙镇
《李存孝打虎》是河南朱仙镇年画的代表性题材,讲述的是唐末晋王李克用奉诏扫除黄巢,途中夜梦飞虎入帐,占梦为得虎将之吉兆 。天亮出猎,于山前见一少年安敬思,徒手打死猛虎,遂收入为义子,取名李存孝,故事出自《残唐五代演义》第十回 。图中李克用头戴风帽,肩挎弓箭,腰佩长剑,骑马扬鞭,李存孝双手举虎过顶,神情自若与李克用对视而立 。画面动感十足,形神兼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