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盲人创业典型经验 扶持盲人创业典型( 六 )


接下来,我想再谈谈拓宽盲人就业渠道的第二个层面,即手工熟练型就业 。这种类型的就业对文化程度的要求不是很高,也无须经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它主要是通过手工劳动,熟能生巧地进行生产操作 。因此,它比较适合广大农村地区盲人的就业选择 。
以往,大多数人在谈论盲人的就业问题时,常常是针对城市的盲人来谈的,很少涉及占盲人总数较大比例的农村盲人的就业需求 。要想从整体上根本改变我国盲人就业率低的状况,要想从全局着眼,让盲人紧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我们的工作侧重点就应放在占全国盲人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盲人的就业问题上 。这部分盲人群体的特点是:人数众多,文化水平较低,参与社会交往的能力较差,喜欢安定、不喜欢四处走动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盲人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具有正常的智商,具备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 。只要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这一群体的盲人进行培训,他们实际动手的能力将能得到很大的发挥 。鉴于这些特点,我想在手工熟练型盲人就业的这一层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首先谈谈编织和物品编制这一盲人就业的可行性问题 。盲人动手编织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是得到实践证明的 。大家一定听说过盲人织毛衣的事例,有些盲人还会在毛衣上织出不同的色彩 。福州的盲人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曾组织生产过竹编产品,如热水瓶壳、竹席、竹筐、竹帘以及挑土用的土箕等 。他们不仅能进行成品的编制,而且还能将毛竹这样的原材料破解成竹条、竹片和竹篾等 。这些例子都说明盲人是有能力从事某种编织性的工作 。
当然,时代已经不同了,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我觉得,如果想干,还是能够找到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供求点的 。比如,可以编制果篮、鸟笼、鸡鸭笼以及竹席、枕席、椅垫和碗垫等 。这些物品今天和今后同样存在着市场的需求 。当然,至于从事何种编织或编制项目,是竹编、柳编、藤编还是草编等,应当根据各地的资源和市场供需,因地制宜地来进行考虑 。
农村盲人拓展就业门路,重点是讲究实效,不要贪大求洋、不要好高骛远 。这里再谈一些更简易的制作项目 。先打两个比方:当今现代战争的武器发展已进入了数字化、电子信息化和精确制导化阶段,但最终解决战斗还是要靠两条腿的步兵 。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高科技的产品比比皆是,但如果您吃饭时塞了牙,还是得靠小小的牙签才能解决问题 。
因此,为何不能组织农村的盲人来制作诸如竹筷、牙签和毛衣针等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一些小东西呢?
关于农村盲人手工熟练型就业问题,最后我想再谈一点 。很多人喜欢吃豆芽菜,市场上豆芽菜也属于较畅销的蔬菜之一,因为它的营养价值较高、口感又较好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农村盲人通过培训,来发展生产豆芽的产业呢?比起前面在知识技能型就业中我所谈到的农村盲人可以尝试进行食用菌栽培来说,生产豆芽的操作要简单得多,而且成本也要低得多 。盲人只要能够购买到质量好的黄豆和绿豆,经过操作的培训和指导,掌握好豆芽生长的温度和湿度,相信很快就能上手,并且取得较好的收益 。我个人认为,生产豆芽对农村、甚至对城市里一些不适合做按摩工作或其他知识技能型工作的盲人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就业选择 。它不仅操作技巧容易掌握、生产空间占地不大,而且投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 。不值得大家试一试吗?
综上所述,我觉得,对广大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生活较贫困的盲人同胞来说,并非只能坐在家中成天无所事事,任命运和贫困来摆布,而是有机会等着大家去把握,有路子等着大家去开拓 。大家应当振作起来,勇敢地挑战生活 。同时,大家也应静静地做些思考,对自身的情况和当地的条件做个客观的分析,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最终认准一条属于自己的手工熟练型就业路子,勇敢地去进行尝试 。邓小平同志当年视察深圳、发表南巡讲话时就曾教导过我们:要有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挫折 。这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说的,也是对我们广大残疾同胞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