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多个offer如何做选择 如何做选择( 二 )


认识“动机冲突”
当一个人想要做某事时,会产生相应的想法和思维路径,这样的内在活动过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动机” 。当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对想要做的事情产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想法和思维路径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困扰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动机冲突” 。根据诱因的不同,“动机冲突”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
双趋式冲突,“趋”即“趋向”,“双趋”即有两个“趋向” 。也就是说个体在做某件事时,同时出现了两个都被认为是较好的方向,但各种条件和环境却不允许这两个方向被同时兼顾,因而出现两难选择的局面 。比如待嫁的姑娘发现A男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B男稳重踏实勤勤恳恳,这两个男孩都有吸引姑娘的地方,但由于婚姻法规定必须是一夫一妻制,她就必须在两者之间选一个作为她的终身伴侣,这就让她陷入了“双趋式冲突” 。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双避式冲突,“避”即“避开”,“双避”即有两个想避开的对象 。与双趋式冲突相反,双避式冲突是指在做某件事时,同时出现了两个都被认为是不好的方向,但同样由于各种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人们又必须在二者之间选择一个弊端最少的方向,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引发内在冲突 。比如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发现,大公司升迁慢且很难有个人成就感,小公司不稳定且难有收入保障,但基于个人学历、就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他却必须在这两条路里选一条去走,因而就陷入了双避式冲突 。古人用“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来形容这样的情况 。
趋避式冲突,顾名思义,在这个冲突里有想要“趋向”的,但同时也有想“避开”的 。与以上两种动机冲突不同,趋避式冲突是指在做某件事时,出现了一个对自己有利也有弊的选择,即这样做有好处但也有不好的方面,使人左右权衡,难以做出选择 。同样是上文中面临找工作的年轻人的例子,他在咨询了职业规划师之后,觉得小公司灵活、重视人才、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比较适合他的性格特点,决定选择小公司,然而他又对于工作不够稳定、收入无法保障有着许多的担心,因而又陷入到新的动机冲突,也就是趋避式冲突里 。这种情况,就好比俗话说的“想吃鱼但是又怕刺” 。
多重趋避式冲突兼具以上三种冲突类型的特点,即在做某件事时,同时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但这些方向各有利弊 。仍然是那个面临找工作的年轻人,他经过职业规划师的指导之后,能够清晰地认识到面前的三条路:考公务员、去大企业和到小企业,都各有利弊 。公务员是金饭碗,但那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很可能会工作不开心 。进大企业?工作安稳,有各种保障,但是人事斗争太厉害,没有点手腕比较难立足,更别说升迁 。到小企业?工作氛围有激情,有创造性,但总觉得不是份安稳的工作,收入也难保障……此时他就会陷入到纠结里,一时觉得这个好,一时又觉得这个不好,或者那个更合适 。可是很快想法就又变了,这样反反复复、犹犹豫豫,体验到更多的焦虑感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 。
选择的本质
常常进入人们视野的词语是“选择”,其实选择意味着放弃,换句话说,当你做出一个选择,就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选择 。
比如当你结婚后决定升级当父亲,那就意味着你放弃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还放弃了那些本该花费在自己身上的物质享受 。本文开篇的其他选择,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大学毕业时继续考研,就意味着放弃了提前获得经济上的自主权,而选择去企业里工作,也意味着你放弃了公务员工作所带来的安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