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试卷难度 如何分析试卷( 二 )


第三要深入思考有关的问题,形成观点和见解 。观点和见解是来自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对考试和试卷演变的轨迹,对学生的情况,教学的规律,都可以做一些研究,得出分析和判断 。另外,结合对工作过程的回顾,对工作经验的回顾,对于工作得失的思考,在试卷分析里也可以得出一些认识 。
第四是要有理论的指导 。所谓理论不外乎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 。做试卷分析的时候,有理论指导,就可以站得高一点,也能更深入一点 。如同检验产品质量,工人检验,技术员检验,工程师检验,想法的深度、广度是不一样的 。
三、对任课老师的试卷分析
对任课老师的试卷分析,写出来万字左右,讲出来大约两小时 。
第一部分是试题分析 。这个试题分析就比较详细了 。有的学科上午考完一模以后,下午就把老师集合起来,讲讲这个试题和评分一些要点,就是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包括命题时总的一些考虑,试题的整体设计;还包括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 。有的学科教研员做试题分析,把双项细目表有意地发给老师,按命题的计划,把试卷分解开来对号入座,列在表里,老师一看就清楚题型、题量、试卷结构、各项比例关系 。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对难题、中等题、容易题要做交待 。在题目设计当中,命题人认为哪些题是容易题,哪些题是中等题,哪些题是难题 。还有一条要给老师们交待的是能力考查点 。命题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设计都在哪里 。中考、高考,是人家出题,我们就要找到在题目当中,尤其是在中低档题当中,能力考查的设计在什么地方 。有要点、有模特,是很具体的考查哪方面的能力 。要是咱们自己出的题,那就要给老师做个交待 。要讲清在若干题目当中,咱们设计的那个机关 。不在于难与不难,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力的设计意图,在题目上是怎么体现的 。题目中体现命题的设计思想,得给老师交待一下 。
给老师的试题分析,要深入具体 。但也不是上习题课,列流水帐,也不是一道题、一道题地讲怎么解,而是有观点、有见解地讲题目当中的门道 。
第二部分也是考试结果 。给老师讲的试卷分析,不点名公布本区学校的排队情况 。总的说叫大家尽力而为 。靠老师们大家努力,共同来完成这个任务 。某一些学生成绩低,尤其是高三的,原因诸多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一、高二基础没打好 。不完全是高三老师的责任 。这个事情的原因挺复杂的,在老师会上点名公布排队情况副作用太大,不适宜这么做 。
中考、高考有抽样,对各题的得分、丢分情况,都做详细的统计分析 。我们做试卷抽样统计,一个是统计各个小题的得分率(难度系数) 。还可以统计一下各个小题的标准差 。统计标准差的意思是看一下分化或离散情况 。咱们参加阅卷,在阅卷点也收集了大量的材料 。中教科下发一个分数段的统计表,还有一个得分情况统计表 。其中的总难度,可以跟咱们预期的对照 。我们自己的统考统测,可以印一些统计表,事先约请几个学校统计各题的得分、丢分的情况 。
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以肯定成绩为主 。对成绩好的,对学校排队名次提前的老师表现出来的工作精神和业绩,要充分肯定 。向老师汇报着重在于分数的得失: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 。着重肯定从哪些题目上反映出咱们教学的成绩 。比如,一些题挺难的,但是,咱们得分率挺高,这就是成绩 。哪些题目、哪些地方比去年有所进展,应该肯定 。
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不难的试题大量丢分 。尤其是要对中档题和低档题丢分的情况和丢分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多年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得出一个总的认识:难题得的分少,不难的试题丢的分多 。可以比较一下,难题得多少分,不难的试题丢多少分 。说起来挺有意思 。几乎每次试卷分析都不例外,这很能发人深省,着重分析不难的题,丢了多少分、怎么丢的 。这是一个分析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