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团结紧” “中华好儿女( 二 )


据1951年4月末的不完全统计,宜昌市举办了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控诉会346次,参与者达4.3万多人次;时事座谈会1998次,参与者达4.3万多人次;大小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127次,参加者达12万多人次 。其中,工商界于1月9日单独举行的声援抗美援朝大游行活动参与者就多达5579人,而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组织的集会和游行,参与者更是高达3.5万多人 。由于抗美援朝运动的深入开展和社会改革的巨大胜利,全市的工厂、企业乃至机关事业单位都掀起了蓬勃的劳动竞赛运动,推动了工农业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 。同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觉悟的提高,也为支援志愿军在朝鲜前线作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1951年6月1日和7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先后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通知》《关于捐献武器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具体办法的通知》,宜昌人民节衣缩食,立即掀起了踊跃捐献的热潮 。至同年12月27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结束武器捐献工作的通知》时止,宜昌市抗美援朝分会共收到捐款45亿多元,按当时公布的购买武器价格中战斗机每架15亿元来计算,宜昌人民可捐赠3架战斗机 。参与捐款者为社会各界人士,其中包括工人、农民、学生、工商界、文教界、妇女界、机关团体以及其他人士 。此外,工商界各同业公会除共捐款25亿余元外,还捐献出黄金15两、白银119两、金首饰10件、银饰76件、银洋1496元 。而当时的搬运工人在生活十分窘迫的情况下仍捐献出5600万元,各宗教团体也纷纷踊跃参与了捐款活动 。宜昌城每一处捐款捐物现场都是人潮涌动,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
全力转运接待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分界处和西陵峡口,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转运码头,因此,接待与中转过境部队成为宜昌市抗美援朝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
1950年12月,宜昌市组建了支前委员会,成立了支前供应站,设供应、招待、交通、宣慰四股和秘书室,工作人员共26名,由市民政科科长兼任站长 。各街道居民小组也相应增设了支前小组长一职 。同时,他们还筹备了可容1.9万人的住房和3.8万余公斤的铺草,搭建了能拴600匹军马的厩棚,组建了有40张病床的临时医院;并在宜昌至沙洋的途中设置了供应站和马厩,为部队陆路去往孝感转乘火车提供了保障 。据相关档案记载,在1950年12月至1951年9月期间,宜昌支前供应站共接待与中转由西南经宜昌东下、北上的志愿军指战员达32万多人,前后共分为四大批次通过,同时,他们还帮助志愿军转运军马4385匹和大量军械、弹药、器材、车辆、油料、药品以及其他军需物资 。在此期间,宜昌市共支出支前经费8亿元、粮食63万多公斤、马料1万多公斤、马草3.9万余公斤 。

齐心团结紧” “中华好儿女

文章插图
1953年,湖北省宜昌市政府的抗美援朝工作总结 。
1953年3月24日至5月7日,为接待途经宜昌去往武汉的志愿军指战员5万多人,宜昌市组建了临时供应站,以宜昌军分区营房和借用的轮船公司仓库以及机关、市民房屋供部队住宿,组织全市餐馆按标准办理伙食供应,市人民医院派出医护人员到部队驻地巡诊,军运机构统一调度船只,同时,他们还接待与转运了4589名伤病员 。
宜昌人民在热情接待过境的志愿军指战员时,每次均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欢迎、欢送、联欢和慰问,并组织浆洗队、缝补组、借物组为志愿军提供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仅1950年12月至1951年9月期间,宜昌市各界人民群众向过境部队赠送锦旗238面,通过支前机构转交慰问信5.3万多封、送慰问袋1.9万多个、其他各种慰问品2.9万多件 。此外,他们还为志愿军指战员缝补衣服6000余件、拆洗被褥14.6万余件 。可谓是为途经宜昌的志愿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