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小时候跟妈妈不亲的孩子,长大后社交能力咋样?科学实验早证实了

母子依恋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关系,是宝宝适应这个陌生世界的唯一纽带,很多新生儿出生后,通过妈妈的气味、说话的声音以及妈妈的味道感知妈妈的存在,有妈妈在身边,他们就特别安心,很少哭闹,说明对妈妈的依恋感开始建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对妈妈的依恋也开始分层次,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陌生人|小时候跟妈妈不亲的孩子,长大后社交能力咋样?科学实验早证实了
文章插图
依恋领域的专家,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安斯沃思在1973年设计了“陌生情境”实验,将几十个1-2岁的儿童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国,让这些幼儿跟母亲进行分离 ,和陌生人待在一起,并且设计了8个片段,从中观察孩子的反应和表现,从而把婴幼儿对妈妈的依恋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下面这几种。
陌生人|小时候跟妈妈不亲的孩子,长大后社交能力咋样?科学实验早证实了
文章插图
安全依恋型的儿童
这种孩子对妈妈有强烈的依恋感,妈妈如果离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痛苦,在妈妈回来后,会积极地寻求安慰,但是妈妈通过一系列的安慰动作后,他很快就能平静下来,虽然喜欢接近妈妈,但是并不时刻缠着妈妈,他能够安心玩耍,即使妈妈坐在很远的地方,这种孩子对陌生人会表现排斥,但也会主动靠近,有想要认识妈妈以外的人的想法。
【 陌生人|小时候跟妈妈不亲的孩子,长大后社交能力咋样?科学实验早证实了】
陌生人|小时候跟妈妈不亲的孩子,长大后社交能力咋样?科学实验早证实了
文章插图
回避型依恋的儿童
这种孩子在妈妈回来或者离开时,都不会表现出强烈的依恋感,也没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对妈妈采取的是回避态度。对陌生人也没啥焦虑情绪。
很多上班族妈妈反映孩子对自己的态度就是如此,妈妈早上走的时候,孩子无动于衷,妈妈下班回来的时候,孩子也玩的很不错,并不会表现出很大的惊喜。
矛盾型依恋的儿童
这种孩子对妈妈的感情比较矛盾,当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会歇斯底里地反抗,但是等妈妈回来的时候,他又很别扭,像对待陌生人一样对待妈妈,不敢靠近,还很排斥,需要跟妈妈呆很久才能表现亲近,对陌生人也表现得很消极被动,有明显的陌生人焦虑。
陌生人|小时候跟妈妈不亲的孩子,长大后社交能力咋样?科学实验早证实了
文章插图
这三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到底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结果早就被证实了,这次试验被刊登在一份《落基山新闻》上,陆续有一千多个读者寄来了他们的答案,描述出他们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
安全依恋类型的成人:我很容易跟人亲近,与别人也会很快建立信任关系,信任别人和被人信任都是件愉快的事情,这样的人内心有十足的安全感,并不排斥陌生人的靠近。
回避依恋类型的成人:跟别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人,这个世界上我只信任我自己,有人对我太亲近,会让我感到紧张,甚至伴侣靠近我时,也让我有点不自在。
焦虑矛盾型的成人:我想让别人亲近我,可是别人表现出不情愿,我对别人的爱也产生了怀疑,我想去亲近别人,可是却总是吓坏别人。
成年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一一对应婴幼儿的依恋表现,答案不言而喻了,但调查结果还是不错的,有56%的人是属于安全型的,有25%是属于回避型的,焦虑矛盾型的只占了19%,这说明,大部分的婴幼儿跟妈妈都处于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中,只有少数的儿童跟妈妈的关系不亲近,导致了成年后人际交往的障碍,由此说明妈妈对孩子的影响简直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