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妈妈育儿|娃被吼时沉默,不是在反省而是另有隐情,知道真相后你还敢吼他?( 二 )
孩子这时候的默不作声 , 带有很大的危险性 , 因为孩子的意识中 , 已经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对家长的一种威胁了 , 家长之所以产生生气、不高兴等负面的情绪和心理 , 都是因为自己的存在 。
所以孩子在经常遭受家长的吼骂之后 , 所做出的应对行为可能不仅仅是默不作声 , 还有可能是一些更为过激的行为 , 比如离家出走等 , 想要以从父母眼前消失的行为来降低父母的负面情绪 。
家长们在吼孩子 , 对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 , 其实孩子很有可能在考虑如何让家长不再生气 , 可能孩子在担心家长的身体健康等 , 孩子默不作声并不是自省 , 而是让家长好过一些 。
◎孩子已经对家长失去信任
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发泄情绪 , 或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无法表达正确的教育目的 , 那么就会逐渐的丧失孩子对于家长的信任 。
在孩子眼中 , 家长一直是一种“博学、可靠”的形象 , 孩子觉得家长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成长 , 但如果孩子发现家长的教育是一种情绪发泄行为 , 或是教育过程中经常存在严重的错误 , 那么孩子就会逐渐的失去对家长的信任 , 变得不再重视家长的教育 。
其实很多孩子变成了“二皮脸”都是因为这种原因 , 任家长怎么说 , 孩子不反抗但就是不按照你说的做 。
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 证明家长已经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 在以后的家教中很难再获得教育效果了 。
对孩子进行家教 , 但是却达不到理想的目的 , 那说明这种家教方式就是不对的 。
所以 , 吼孩子的行为严格来说 , 并不能算是一种有效教育行为 , 甚至还是疏远亲子关系、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 , 所以 , 家长别再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吼大叫了 。
家长该如何走出吼叫孩子的“死循环”进行正面引导?
在网络上 ,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教育的妙招 , 比如将大吼大叫换为低声教育、压制怒气等待情绪稳定再教育、事后道歉等 , 但其实 , 这些说法虽然看起来没错 , 不过很难实施 , 因为很多家长已经形成了应激习惯 。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 , 由于习惯或是性格的原因 , 没有办法马上控制好自己情绪 , 从而无法有效的实施这些家教“妙招” , 既然无法有效实施 , 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更加容易被家长采用的教育方式 。
而最有效的方式 , 其实就是正面引导 。 如果家长一时间改不掉自己的情绪性格 , 那么 , 就要将自己教育孩子的内容改一下 , 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 。
比如以前吼孩子的时候 , 满口都是“不能”、“不要”、“笨蛋”、“傻子”等负面的内容 , 现在改成“试试这样做”、“可以这样做”、“你可以做得更好”、“还要更努力”、“你还可以更棒”等等这些引导孩子如何去做的语言 。
家长要明白 , 孩子真正需要的 , 是如何做 , 只要家长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 那么就算是家长的口气有点粗暴 , 孩子也是能够学习到一些经验知识的 , 孩子将会更容易将精力放在改正错误、成长发展上 , 而不是纠结情绪、语气上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家长再慢慢地按照那些非即时性的“小妙招”改掉自己的暴躁习惯和性格即可 。
写在最后
吼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个教育孩子的行为 , 它其实只是家长发泄情绪的一个行为 。
父母认清这件事 , 从改变语言内容开始 , 认识到正确教育的技巧和语言词汇使用 , 实现情绪的合理管控 , 最终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 这才是一个合格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母则刚|“生二胎你后悔吗?“听听下面妈妈们的回答,让你很感动
- 因为|头胎和二胎入盆时间有什么不同?二胎妈妈很着急!
- 付柯炳|爸爸姓“付”,妈妈姓“柯”,给娃上户口,民警:这名酒后取的?
- 孩子们|老师让孩子画“妈妈的睡姿”,不料画风各种写实,宝妈:回家挨打
- 准妈妈们|怀孕后别忙着高兴,这件事要趁早做,不然以后生孩子医院都不接收
- 妈妈们|除了去医院,孕妇怎么判断腹中胎儿是否还活着?
- 儿子|爸爸给儿子取名“东风”,护士手误少写一笔,妈妈笑称:不改了
- 妈妈们|劝告母乳喂养宝宝时有6个表现,要停止喂养,再喂就该积食了
- 双胞胎儿子|5年前,“无腿妈妈”坚持做试管,怀上双胞胎儿子,如今怎么样了
- 乳头|宝宝哭闹不止,妈妈掀开衣服后瞬间爆炸:原来是奶奶做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