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后来一段时间 , 娟子想开了 , 既然一教育孩子 , 婆婆就跟着孩子哭 , 那么娟子就从来不当老人的面教育孩子 , 即便是有一些明显的错事 , 也都是关起门来慢慢地跟女儿讲道理 , 一方面可以避免老人护孩子心切的矛盾发生 , 二来也可以维护孩子正在成长的自尊心发展 。
本来以为这样的教育是个两全选择 , 可是 , 娟子又说“当一个人对你有偏见时 , 连喝口水都觉得塞牙” , 原来 , 娟子不当老人面前批评孩子后 , 也给老人树立一种“不管孩子”的形象 , 于是孩子身上若存在某些缺点时 , 奶奶也会抱怨娟子“自己生的孩子不管 , 那你生她干啥” 。
文章图片
有一次 , 婆媳之间因为孩子的教育发生剧烈争吵后 , 娟子崩溃地说“我教育孩子 , 您护短 , 跟着一起哭 , 让我难做人 , 我不当您面教育孩子了 , 您又说我生了孩子不管 , 呵呵 , 这究竟是要我哪般才可以呢”…
家庭相处最怕遇到的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护短”
其实 , 奶奶护短、心疼孙女被批评这是人之常情 , 但其实 , 家庭教育最怕的就是遇到老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护短” , 婆媳能成为一家人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 一家人在相处的时候更应该坦诚以待 。
文章图片
邻居王奶奶是一个性格比较强势的婆婆 , 可是如今已经68岁的高龄 , 每次坐在门前石凳上的单薄身影 , 总是显得那么的落寞孤寂 , 为什么王奶奶老无所依呢?先不要着急批评儿子和儿媳的不孝 , 一段年轻时的回忆把大家拉进主题 。
王奶奶42岁的时候就喜当奶奶 , 可是性格强势的她和儿媳妇却相处不到一起去 , 孩子小的时候婆媳两个人就经常为了教育而争吵生气 , 儿媳妇也不是没有想过“把孩子交给奶奶带 , 自己出去专心闯事业” , 可是每一次提这个话题时又被王奶奶拒绝 。
文章图片
说好听的话就是:“孩子不能离开妈妈”
直接一些的话就是“我要出去挣钱”
这样一来 , 还有什么谈话的意义呢?
转眼间 , 54岁王奶奶过了盆满钵满的年纪 , 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线后 , 被公公安排着提前回老家养老 ,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 , 王奶奶开启了和儿媳妇正式朝夕相处的日子 , 可是婆媳关系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 鸡毛蒜皮的小事基本上就是隔几天耍一出 。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喜欢聊天、护短的王奶奶 , 就给自己的儿媳“创造”了很多流言蜚语 , 比较典型的两件事:1、他们嫌弃老年人带的孩子不好 , 2年轻人不出去闯一闯 , 整天就知道待在家里有什么意思 。
文章图片
就这样 , 流言蜚语越传越多的情况下 , 有一次 , 儿媳妇回娘家被听到流言的老爸批评:“人家买房给你住着 , 你还嫌弃人家带不好孩子 , 你有什么资格嫌弃” , 而在老爸家受了委屈后儿媳决定不再委曲求全 , 孩子考高中那年结束后 , 便和丈夫决定在同城市的另一处买一套房 , 并搬出去住了 。
面对王奶奶满脸的不情不愿 , 甚至黑着脸、不给好表情的模样 , 儿媳妇也对王奶奶说了一番透心的话:
“妈 , 即便是将来哪一天我不跟您儿子过了 , 我觉得有些事必须要说清楚”
“第一件事 , 您说孩子我们碰都不让碰 , 娃子小时候我请求您帮忙带孩子的时候 , 您告诉我要出去挣钱”
- 良也要带点锋芒,不想把孩子养得太老实,就要教会他三件事
- “没必要对亲戚的孩子太好”,过来人说出心里话,引起很多人共鸣
- 孩子对你的称呼从妈妈变成“妈”,说明了什么?为何值得深思?
- 农村回收“孕妇尿”,这是用来做什么?你见过这样的行为吗?
- 农村老人:“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有道理吗?
- 农村俗语:“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你赞同吗?
- 女孩为“奖励”撒谎考99分,实际考96分,母亲:不能品行不正
- 曾经全国知名的“宝塔糖”,为何最后无人问津,你吃过吗?
- 买很多玩具怕孩子无聊?让孩子适度“无聊”,有利于创造力发展
- 和孩子沟通不畅?了解“沟通循环”,才能与孩子有“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