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陆战队在哪里 墨西哥海军陆战队在哪里( 三 )


即墨市博物馆馆长张文波介绍 , 即墨鳌山卫 , 东南濒临大海 , 西南环依群山 , 北部连接群岭 。如此绝佳地形 , 决定了这是一处天然的“临海屏藩” 。如今 , 鳌山卫古城遗址 , 现在还依稀可见护城河、城门门额、庙宇等遗迹 。
张文波介绍 ,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 , 鳌山卫古城初建于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 , 屹立海滨565年 。古城原样呈正方形 , 城墙四周环绕一条护城河 , 是为抵抗倭寇之用 。据考证 , 鳌山卫护城河深一丈五尺(合8.25米)、宽二丈五尺(合13.75米) 。
>>>>
解读牢固的军事防线抵御倭寇
“整个鳌山卫古城所处位置的地形 , 像一只头朝西尾朝东的鳌 。”张文波说 , 鳌山卫地名源自“鳌山” , 但“鳌山”来源的说法在民间也有两个 , 其中一种说法是 , 在北城内李氏家庙后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山 , 形似鳌 , 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 , 在鳌山卫古城十字街偏西北处 , 有一片石岚子 , 当地人称之为“鳌山” 。
《明史》记载:山东的卫所主要集中在沿海一线 , 共有20多处 。按照明朝编制 , 鳌山卫至少统辖官兵5600名 , 应建有大规模营房 , 遗憾的是 , 这个当历史旧址尚未考证 。鳌山卫护城河里流淌的是海水 , 船只可以从海上直达护城河内 。南门外护城河上 , 立有吊桥一座 , 遇有战事拉起吊桥 , 关闭城门防御敌人 。所以 , 护城河战时用于加强防御 , 平日作为通向海上的水路通道 , 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而古城墙上炮台高昂 , 四座雄伟的城门楼耸立 , 高悬门额:东门“镇海” , 南门“安远” , 西门“迎恩” , 北门“维山” 。城墙内古城镇方正规整 , 宽大的十字街与密集街巷纵横交织 , 文武衙门及72座大小庙宇星罗棋布 , 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古城防线 。
在当地民俗中 , 征战的历史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当时的鳌山卫 , 兼具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 , 设有文、武两个衙门 。《鳌山卫古城》记载 , 文、武衙门位于圣人庙的西北处 , 离十字街东大道不远 , 西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大道 , 两边各有一道高墙 , 人们称它为箭道 , 是练武射箭的地方 。两衙门相连 , 文衙门在东 , 武衙门在西 。“鳌山卫建成之后的200多年间 , 有过一番非常兴旺的景象 , 对于防御倭寇掠夺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文波说 , 甚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 , 为了防御海上的外来侵犯 , 当时的青岛海军司令还在鳌山卫派驻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中队 , 营房就设在文、武衙门旧址内 。
灵山卫城隍庙院内有两棵古树
关键词:雄崖所
>>>>
明代古城成青岛文化符号
提起青岛唯一保存比较完好的雄崖所古城 , 张文波颇为兴奋 。这是青岛沿海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历史符号 , 印证着明军与倭寇斗争的故事 。张文波说 , 明清两代 , 山东莱州府的沿海一线曾建有三卫八所 , 数百年间 , 这些卫所在防御倭寇入侵、巩固国家海防中有巨大震慑力 。然而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这些当年雄踞沿海的海防重镇 , 如今多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 唯有即墨境内的雄崖所城依然屹立在青岛沿海的东北端 。尽管仅是雄崖所残存的一部分 , 但它却真实地显示了当年古所的雄姿以及先民们不屈不挠的保家卫国精神 , 从而成为青岛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和节点 , 引来诸多今人前往瞻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