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90后父亲“割肝救女”:一个月减重18斤,捐出1/5肝脏

今年情人节出生的婷婷是一个开朗的宝宝,逢人就笑。
不幸的是,刚出生2个月,她就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只有肝脏移植才能救她的命。为了女儿,29岁的父亲陆先生毅然减重18斤,捐出近1/5的肝脏。
“看着爱笑的宝宝黄疸越来越深,精神越来越差,笑容也没那么多了,我们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主刀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说。经过多学科讨论会诊和周全的术前准备,10月14日,历时11小时的亲体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婷婷渐渐恢复健康,笑容重新回到一家人的脸上。“这既是女儿的第二次生命,也是我的新生。”陆先生说。
患儿|90后父亲“割肝救女”:一个月减重18斤,捐出1/5肝脏
文章插图
婷婷和父母。
【 患儿|90后父亲“割肝救女”:一个月减重18斤,捐出1/5肝脏】“很多人劝我,小心人财两空”
“在农村,器官捐献是了不得的大事。很多人都劝我,要不再生一个吧,小心人财两空。”陆先生说,“但我和太太都明白,这是我们的女儿,再生一个也不能替代她。”
陆先生介绍,婷婷是他的第二个小孩,出生两个月就出现全身发黄的症状,变成“小黄人”,随后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辗转求医,婷婷父母带着女儿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亲体肝移植是救治孩子的最好选择,陆先生配型一次成功,“割肝救女”成为可能。“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幸运,上天给了拯救女儿的机会,我一定要努力试一试。”
肝脏的质量成为关键。医生判断,陆先生的血脂偏高,并有轻度脂肪肝,达不到捐献标准。但这难不倒一位意志坚毅的父亲。
看着一天不如一天的女儿,陆先生向公司申请停薪留职,“全职”减肥,每天咬牙坚持跑步、控制饮食。“女儿在医院10楼住院,我要下楼取快递或者取餐,都会选择走楼梯。”一个月,他减去18斤体重,终于达到了捐献标准。
“这不仅是婷婷的第二次生命,也是我的新生。”陆先生感慨地说,“我会健康地生活,才能见证女儿的成长。”
刘超介绍,有研究表明,器官捐献者会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懂得保持好的生活习惯,捐献后的身体状况甚至好于同龄人。
11小时手术解决患儿肝、心两个问题
10月14日上午,经过周全的术前准备后,亲体肝移植手术正式开始。首先是供体手术,在婷婷爸爸体内切取左外叶,受体手术同步进行,完整切除婷婷的病肝并保留重要的管道,之后将爸爸捐献的左外叶植入到孩子体内,经超声确认血管通畅后结束手术。
“用来缝血管的线,用肉眼几乎看不到。”刘超介绍,婷婷只有8个月大,血管非常纤细,尤其是动脉直径只有1-2毫米,血管吻合的难度大,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借助外科手术显微镜才能完成。
除此之外,婷婷还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心房间隔缺损9毫米,在术前就发生过心衰的情况,这也让手术“难上加难”。
因为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阻断下腔静脉,这是人体内最粗的血管,会导致心脏血流骤减,而开放后也会有大量血流冲击心脏,会对心脏有很大的打击。该院麻醉科、儿童心内科专家全程在场协助,进行精细管理,帮助婷婷平稳度过危险期。
经过11小时,亲体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婷婷转入ICU由医护人员精心照料。由于患儿较小,同时合并有心脏问题,液体管理非常重要,每个小时都计算出入量,及时调整补液,液体管理精细到几毫升。
“让我感动的是,医护人员都很关心婷婷,她多了很多的‘爸爸妈妈’。”婷婷的咳嗽能力较差、肠道功能恢复慢,医护人员要定时给她拍背吸痰,并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