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两个接地极的间距为 防雷检测两个接地极的间距

1、这个要根据工程接地电阻要求而定一般接地极打入地下深度为123米之间 , 间距为接地极长度的15倍为降低跨步电压 , 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网距建筑物入口处及人行道不宜小于3m , 当小于3m时 , 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1水平接 。
2、各接地极的间距为接地极长度的2倍以上 , 假设接地极的长度为X的话 , 那么接地极间距至少为2X , 例如接地极长25米 , 那么间距要在5米之上 , 如果接地极长5米 , 那么间距要在10米之上摘要工作接地极与保护接地极的间隔距 。
3、接地电阻测试点间距多少每隔多远设一个提问两个接地极插针应设置在离待测接地体左右分别为20m和40m的位置如果用一直线将两插针连接 , 待测接地体应基本在这一直线上如果以接地电阻测试仪为圆心 , 则两支插针与测试 。
4、防雷接地检测 , 电流极的放线长度根据地形条件为对角线长度的2~4倍 , 电压极一般为电流极放线长度的05倍长度 。

防雷检测两个接地极的间距为 防雷检测两个接地极的间距

文章插图
5、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网保护1区环境 , 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 , 每根引下线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 避雷针或避雷线引下线及其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筑物及其金属物在空气中 , 在地中都要保持一定距离 , 至少不小于3m , 接地点间 。
6、两根接地线的距离是指建筑物引下线的间距 , 一般取平均值 , 一类防雷建筑平均间距不大于12米 , 二类防雷建筑物平均间距不大于18米 , 三类防雷建筑物平均间距不大于25米 。
7、你说的棒 , 指垂直接地极 , 二者的距离应大于其自身长度的2倍假如你棒是5米的 , 那么间距至少是10米 , 规范要求的但只有三根 , 那可以平均分布 , 越远越好 , 但至少要大于10米 。
8、适用于楼群稠密或水泥地等密封无法打地桩的地区接线E+ES接到被测地 , H+S接到已知地2 三线法 条件必须有两个接地棒一个辅助地和一个探测电极各个接地电极间的距离不小于20米原理是在辅助地和被测地 。
9、当然可以做成10m , 只要不小于5m就没有问题根据放电散流的理论 , 只要间距不小于接地极的长度就可以 , 如果空间不受限制 , 通常可以选择是15倍的接地极长度国内通常是按照5m , 也就是接地极长度的2倍进行要求的 。
10、没有距离要求 , 这两者是可以合二为一 , 不必分开的规范规定的电气接地的电阻值为4欧 , 比防雷接地电阻10欧30欧低 , 如果电气接地电阻小于4欧的话 , 防雷接上引线完全可以从电气接地的接地体引出 。
11、防直击雷接地要求就近接地 , 快速泄流回答我是说 , 一个柱内两根引上线之间 , 距离有什么要求没提问是同一个柱内两根防雷引上线的距离 , 有什要求没提问你好 , 且大于等于25mm就可以了回答好的提问 。
12、这在实际工作中的例子是相当普遍的有些地方将两接地系统间的距离规定仅有5m , 这一般是不够的在实际应用中 , 这样近的距离 , 发现相互干扰仍相当大 , 试验证明 , 在单根接地极情况下 , 距接地极20m远处才可看成零电位在 。
13、一类防雷建筑物小于12米 , 二类和三类分别小于182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