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前,还可以陪宝宝练习扔球、滚动球、踢球等动作;教宝宝学习跳跃,鼓励宝宝跑动、跳跃,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等都可以慢慢的让宝宝独立进行;
6、3岁前,鼓励宝宝跑、跳,叠积木、叠小套桶、盖瓶盖、串珠等等小游戏都可以陪宝宝进行,活动性游戏和适合宝宝的运动器械都可以培养宝宝动作协调性;
7、学龄前宝宝,家长需要指导宝宝的坐、立、行姿势,提早预防不正当坐姿导致的骨骼发育问题,从协助宝宝穿衣到让宝宝尝试独立穿衣 。
注意:宝宝动作敏感期最需要避免的就是过度训练,过度训练不仅不能对宝宝的身体发育有所帮助,反而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伤;
此外,所有活动都需要在确保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如串串珠等游戏,一定要在家长的看护下进行,防止宝宝误食发生危险 。
文章插图
四、 细微事物敏感期(1.5-4岁)
细微事物敏感期发生在宝宝的1.5-4岁,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于大人经常忽视的东西能够敏锐捕捉,如昆虫、小图案等等 。
如果你教过宝宝虫子、蚂蚁等等词汇,你会发现宝宝总是在你没注意到的时候叫你,指给你看:“虫虫!虫虫”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呵斥宝宝不该用小虫子打扰你,这是宝宝在向你分享自己的发现,这时的呵斥只会打击宝宝的积极性 。
细微事物敏感期是家长锻炼宝宝观察力、细心程度的好时机,前几个敏感期中提到的串珠、捡豆豆等都是训练宝宝观察力的好办法 。
家长要注意,警惕宝宝误食精细物体的同时,不轻易阻止宝宝的观察和研究 。
五、 秩序敏感期(2-4岁)
秩序敏感期需要家长们为宝宝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蒙台梭利观点中,宝宝对秩序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缺乏一个有序的环境,宝宝便缺乏感知各种关系的基础 。宝宝从环境中建立内在秩序的同时,也是在逐步建构自己的智能 。
事实上,宝宝在秩序敏感期极易出现不安感 。在秩序敏感期,宝宝希望建立的秩序如果得不到满足,会暴躁,宝宝所处的环境如果缺乏秩序感,会烦躁,宝宝无法适应陌生的环境,会害怕,会哭泣 。
这些办法可以助宝宝平稳度过秩序敏感期:
1、1岁后,开始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不能因为秩序敏感期出现在2-4岁后,就忽略初期的秩序建立;
2、发现宝宝开始要求将某件物品放在特定位置后,确定宝宝秩序敏感期到来,尽可能满足宝宝的秩序感;
注意:不轻易破坏宝宝的秩序感,如宝宝的作息规律,如果在秩序敏感期到来之前,已经培养了一个规律的作息,不要轻易破坏,否则会增加宝宝的不安感,对宝宝的智能建构不利 。
六、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总有人说多带宝宝与同龄小伙伴玩耍,对宝宝以后的社交有好处,实际上,两岁半以后的宝宝才会慢慢开始有真正的社交 。两岁半左右的宝宝会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产生兴趣,这也宣告宝宝社会规范敏感期的到来 。
在这个时期,家长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日常生活教给宝宝正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貌用语也需要逐步教给宝宝 。
家长亲身示范,并将礼貌用于平常的待人接物,是对宝宝社会规范敏感期最好的教育 。家长见到长辈打招呼,哪怕宝宝第一次不开口,也会在心里记得,见面需要打招呼 。
七、 书写阅读敏感期(3.5-5.5岁)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3.5-4.5岁期间,会产生对书写的敏感,之后则会慢慢产生对阅读的敏感 。
- 锻炼孩子注意力的小方法 怎么训练小孩注意力
- 左撇子对小学生的麻烦 左手写字要纠正吗
- 解决孩子拖延症的小妙招 孩子拖拉怎么办
- 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 儿童阅读的好处有什么
- 对孩子正确的奖励方式 过度奖励有什么危害
- 唠叨对孩子的危害 唠叨太多可能会传递给孩子什么
- 母亲过度溺爱孩子的习惯 溺爱孩子的十种表现是什么
- 家长对孩子吼叫的原因 经常吼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
- 冬季开窗通风的时间是每次多久
- 3折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