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汗多尿就少 为什么汗多( 三 )


一般糖尿病人也会出现汗多这种现象,因为糖尿病人血糖比较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会服用一些降糖药物,如果服用了过多的降糖药物,会使血糖比较低,会出现心慌,气短,出汗的现象 。也有可能是甲状腺亢进一种表现,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且对症治疗 。
爱出汗究竟该怎么办呢
1、穿得凉爽点:穿轻的、松软的天然纺织品,例如棉质衣物,可以吸收汗液,并能使凉爽的空气钻进来,使温暖的空气从身体排出去 。市面上的人造纤维,例如人造丝、尼龙和聚酯等都不利于吸汗或通风,尽量不要选购 。
2、洗澡时使用夏天清爽沐浴露:夏季洗澡可以有效的清洁身体,抑制排汗 。所以夏季最好每天都洗澡,洗澡时使用清爽型沐浴露,可以有效的清除身体污渍,消除汗水带来的酸臭味,使排汗量减少 。特别是孩子的皮肤娇嫩,应选择专门的儿童沐浴露 。
3、擦点酒精:酒精会压缩毛孔,可以在几个小时内阻止流汗 。这种方法只能偶尔使用,因为过度擦酒精会引起严重的皮肤干燥和刺激 。
4、撒一点爽身粉:有时只是喷洒一些爽身粉,可以帮助你吸收身体的过多水分,使你感觉干爽 。
5、浸凉水:浸泡在凉水里面会暂时抑制住流汗 。将有影响的部位在凉水里浸泡30分钟,会使毛孔收缩,足以在3小时内不会流汗 。
6、治疗情绪紧张的药物:对于经常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的患者,可以选用谷维素、溴剂、地西、泮等内服药物,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从而减少因情绪紧张所引起的出汗增多 。
7、避免吃热、辛辣的'食物:少吃一些会使胃发热的食物,身体就会减少出汗 。
8、少喝酒:酒精会使皮肤里的血管膨胀,增加身体的热量 。
出汗多是怎么回事3
出汗与气候、运动、情绪或药物无关者多是机体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所致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评热病论》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
汗出的分类有多种,按汗出量的多少分类,可分大汗,微汗 。汗出量多不止,称大汗;汗出量少,绵绵不断,称微汗 。按出汗感觉情况分类,可分自汗,盗汗 。
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气过热,而汗出,动则益甚,称为自汗,多由阳气虚衰,表卫不固而致;盗汗是指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多由阴虚,阴不敛阳,汗随阳泄而致 。按部位分类,可分头汗,心汗,半身汗,手足汗 。亦有些特殊出汗,如绝汗(又称脱汗)、黄汗、战汗等 。绝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的绝脱之证 。黄汗与战汗是外感热病中的特殊症状 。
【常见证候】
太阳表虚:全身汗出,兼有发热恶风,头项涌,鼻塞,苔薄白,脉浮缓 。
阳明热盛:全身大汗,汗量较多,壮热或潮热,口渴喜冷饮,面赤,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
暑伤气津:全身汗出,频频不断,兼有烦渴,胸膈痞闷,口渴喜饮,少气乏力,倦怠神疲,舌红,苔黄,脉洪大无力或濡数 。
湿热交蒸:全身,头部或手足部汗出,口中粘腻而苦,渴不欲饮,身热不畅,肢困烦躁,脘闷纳呆,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
阴虚火旺:睡时全身出汗,醒时汗止,或心胸部,手足部汗出,兼有虚烦不寐,五心烦热,潮热颧红,或有心悸,咳喘,腰膝酸软等,舌红少苔,脉细数 。
人体出汗与气温等环境条件是很有关系的 。现代保健医学把人体出汗分为不显汗和有效汗 。当气温低于摄氏20度时,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也会排汗,但这种汗液非常细小,人体感觉不出来,故称不显汗;而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或气温高于摄氏25度时,不显汗占的比重就不大了,为了散发热量,人体就要通过排出并蒸发汗液的形式来散热,这种汗液很容易感觉出来,故称有效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