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养殖知识小百科

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和河流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鲤鱼养殖知识小百科,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鲤鱼养殖知识
苗种培育
鲤鱼的苗种培育分夏花和规格鱼种的培育 。
1、夏花培育
(1)池塘准备:选择1-2亩,水深0.8-1.2米,少淤泥,东西向鱼池,按常规方法清整、消毒.
(2)施肥(又称肥水下塘):鱼苗下塘前7-10天,可将已发酵的粪肥施入,如猪牛粪便150-300kg/亩(5挑左右),也可施5-10kg/亩的无机肥料(化肥、磷肥等),同时进行生石灰消毒(用量150kg/亩),一周后鱼苗下池正好是轮虫高峰期,鱼苗适口饵料充足,生长健壮 。
(3)放苗:放鱼苗前先用密眼网拉空网除野杂,还可放廉价的花白鲢苗种50-80尾进行试水,证明一切安全后即可放鱼,10-25万尾/亩 。
(4)清水下塘:不施基肥,直接将鱼苗放入,此法因水中适口饵料轮虫较少,不够吃,因此鱼苗体弱,成活率也低 。
(5)管理方法
①适时补料:鱼苗入池后,在前几天生长特别快,往往会出现天然饵料不足,因此要注意补料 。常用黄豆加熟鸡蛋黄打浆泼洒投喂 。每天每亩用2-4kg黄豆加3-5个熟蛋黄磨成浆立即泼洒投喂,重点喂池边附近几米的水面 。也可每三天泼一次过滤后的新鲜猪血 。豆浆既可直接被苗种吃掉一些,也可以培肥水质,丰富天然饵料 。目前,市场上也有鱼苗料流通,形似微囊或粉料,可从6-8分开始投喂,既可补食,又可诱使鱼苗抢食,从而促进消化道发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壮苗 。
②追肥和管水: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也可每天从较肥的成鱼池中抽部分水加到鱼苗池既能为鱼苗增加天然饵料,又能防止加机井水过多而导致气泡病的发生 。每周应换水1/3-1/2 。
③仔细观察: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 。观其活动、吃食、生长、水质变化,有无敌害、病害等情况 。同时应对鱼苗适时分池,防止过密导致规格参差不齐 。必要时还需拉网锻炼鱼苗增强耐力 。
2、规格鱼种培育
经夏花培育,鱼苗体长与体重均增长许多倍,适应能力也增强许多,食性变化已具有了品种的特征,开始喜好精料,故应尽早平稳过渡到吃配合饲料,饲养方法有:
(1)单养法:选2-4亩,水深1-1.5亩,经消毒的地塘,放夏花鱼种3000-6000尾/亩,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 。
(2)混养法:将鲤鱼夏花与其它鱼种混养,可以鲤鱼为主或为辅 。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时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 。
(3)饲养管理
①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 。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 。
②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加是寸片到25-30时间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 。
③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 。
④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
成鱼养殖
鲤鱼分布广,养殖方式也较多,如池塘、网箱、流水、围栏、稻田、山坪塘等养殖形式,此处介绍池塘养殖,其余养殖方式请读者参阅其他相关文章 。
1、鲤鱼为主养
鱼池大小不限,不过大池塘饵料系数会偏高,水深1.2-1.5米,也可将不同大小的鲤鱼种分期分批放入,便于轮捕轮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