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养殖知识小百科( 二 )


这种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投4-6次/日,投饵率3-8%,其管理要点除传统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髓外,还有新"十字"方针: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 。虽然新"十字"方针前六字与老"八字"经验相似,但新时期应包含新内容,或是强化或是补充,此处重点强调精细管理,就是要求饲养管理人员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 。哪怕是一分钱的投入,也要计算其产出怎样,只有如此,才会有高效益的保证 。
2、鲤鱼作配养
①草鱼或团头鲂为主的模式:草鱼或团头鲂60%、鲤鱼15%、花白鲢、鲫鱼共25%,适宜于水源好,草料较多的地区 。
②花白鲢为主的模式,花白鲢50%、鲤15%、草、鲂、鲫30%,适合较肥的水体 。
③斑点又尾鮰为主的模式叉尾鮰60%、鲤鱼10%、花白鲢、鲂30% 。
④鲫鱼为主的模式:鲫鱼60%,鲤鱼10%,草鱼10%,花白鲢20% 。
鲤鱼治病技巧
鱼病防治
1、痘疮病
【症状表现】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 。患部表皮存有乳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当增生物长大后即自行脱落,不久又长出新增生物,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至鱼死亡 。
【病原诱因】由疱疹病毒引起 。
【流行病学】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秋委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 。
【防治方法】
①鱼池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 。
②采用氰霉素水溶液浸洗,连用3天 。
2、疖疮病
【症状表现】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 。脓疮周围发炎、充血、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渔民又叫扫帚鳍),严重者肠道出血发炎 。
【病原诱因】疖型气单孢菌 。
【流行病学】多见于以花白鲢为主的混养鱼池 。无典型发病季节 。常年均可发生 。
【防治方法】
①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
②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
③用环丙沙星80mg/kg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1pp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
3、烂鳃病
【症状表现】烂鳃病俗称乌头瘟,病鱼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 。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又称开天窗),鳃丝腐烂 。
【病原诱因】鱼害粘球菌 。
【流行病学】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最易暴发,冬季此病少见,常与赤皮、肠类病并发 。
【鲤鱼养殖知识小百科】【防治方法】
①平时发病前水体用漂白粉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
②用红霉素100mg/kg饲料或恩诺沙星80mg/kg饲料拌料内服;
③用土霉素0.1ppm泼洒消毒池水 。
4、竖鳞病
【症状表现】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 。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 。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 。2-3天后终于死亡 。
【病原诱因】水型点状极毛杆菌 。
【流行病学】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 。疾病有两个流行期:一为鲤鱼产卵期,二为鲤鱼越冬期;但一般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主要流行季节 。死亡率达45%,最高的可达85% 。
【防治方法】
①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拉网等操作时一定要仔细,防止鱼受伤 。
②鱼体、水质、池塘消毒 。
③用50-80mg/kg饲料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铒投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