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节气的民俗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容而雪盛也 。到了大雪这个时候,雪往往下很大、且范围也广,所以叫大雪 。每年公历12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即为“大雪”节气 。元吴澄撰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至此而雪盛也 。”作品中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节气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
大雪节气特点
【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节气的民俗】“大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大雪纷飞了 。实际上,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2月下旬的雨水节气 。
大雪节气的民俗
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 。老南京有句俗话,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果此时恰逢天降大雪,人们都会热衷于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其乐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