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吐槽:连听了3年故事,为啥孩子连1分钟的自己我介绍都做不好

现在 , 阅读的重要性 , 被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 , 所以 , 身边有很多的家长每天坚持自己带着孩子读书 , 但是 , 也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 , 会给孩子买个故事机、早教机之类的辅助阅读工具 。 不管么说 , 这总比孩子闲来无事 , 抱着个手机强的多吧!
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 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这种想法的片面性 。
到底是咋回事呢?
上周末 , 我家大女儿丫丫和小同学彤彤相约去试听了一节口才课 , 把两孩子送进教室之后 , 我和彤彤妈妈一起在休息区等候 。 闲聊间 , 她说起 , 自己孩子每天都会让听故事 , 现在都成了一种习惯 , 每天晚上睡前的三四十分钟 , 孩子都会自觉上床听着故事入睡 。
听起来 , 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 孩子生活有规律、爱学习 , 关键是家长也很省心、省事 。

宝妈吐槽:连听了3年故事,为啥孩子连1分钟的自己我介绍都做不好
文章图片
闲聊着 , 很快到了下课时间 , 我们进去简单跟老师了解下孩子的情况:
老师问彤彤妈:“孩子平时喜欢阅读吗?”
彤彤妈答到:“也看吧 , 但是他听故事比较多 , 每天晚上都听 , 都养成习惯了 。 ”
听她这么一说 , 老师接着说:“孩子的词汇量还不错 , 时不时的还能用个成语 , 但是在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流畅表达方面还要继续提高 。 ”
在彤彤妈的追问下 , 老师继续说:“刚刚在课堂上 , 首次上课的同学都上台做了一个1分钟的自我介绍 , 彤彤明显有些怯场 , 语言组织的不太好 。 ”没关系 , 以后多练练就会好了 。
跟老师聊过之后 , 我们一起往回走 , 一路上 , 彤彤妈都在念叨:“平时看你挺会说的呀 , 怎么关键时刻脸1分钟的自我介绍都说不出来了呢?”一路上 , 彤彤一声不吭 , 我也不断地安抚着彤彤妈 。

宝妈吐槽:连听了3年故事,为啥孩子连1分钟的自己我介绍都做不好
文章图片
经过今天这件事 , 更加坚定我对于“亲子阅读”的认知:
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故事机”
为什么这么说?
有研究者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将15名年龄在1岁半到2岁之间的幼儿分为两组 。 一组幼儿在母亲怀中由母亲引导阅读;另一组则被安排在电脑屏幕前被动阅读屏幕上显示的图画书 。
通过专业的观察仪器检测到:结果发现第一组幼儿的额叶明显有更大程度地激活 。 通俗一点 , 就是这一组孩子大脑思考更活跃 , 更充分 。 这也就意味着 , 由真人陪伴阅读的孩子可能就更聪明!

宝妈吐槽:连听了3年故事,为啥孩子连1分钟的自己我介绍都做不好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有心理学家还指出:“拥宝宝在怀 , 读书给宝宝听 , 是我们和宝宝肢体接触的大好机会 。 宝宝因此更快乐 , 会产生更多安全感 。 ”
这让我想起 , 在《1000天阅读效应》这本书中 , 作者就曾谈到:
阅读纸质书与看电视的最大区别在于脑工作方式的不同 。 阅读时 , 大脑是一路从视觉皮质活化到前脑 , 每一个字都会激发出一连串跟他相关的字 , 是一个联想力竞赛的过程;而看电视是一个被动的吸收信息的过程……相比看电视、手机屏幕 , 让手机音频代替自己讲给宝宝听 , 方法上好一点 , 但也不能过度依赖 。
仔细想想 , 这不仅解释了彤彤连着听了3年的故事 , 可还是做不好1分钟的自我介绍的原因 , 也让我们更加彻底地明白了亲子间互动阅读的重要性!
说得再具体一点 , 孩子因为月龄、年龄的不同 , 接收信息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 所以 , 亲子共同学习绘本的方法也是有所差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