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追踪200个孩子近20年,北师大教授发现当下中国学校最缺乏的教育


教育|追踪200个孩子近20年,北师大教授发现当下中国学校最缺乏的教育
文章图片
正文共4300字,阅读时间11分钟

教育|追踪200个孩子近20年,北师大教授发现当下中国学校最缺乏的教育
文章图片
? ?
“双减”之下,学生最需要培养的能力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教授曾经 主持一项长达19年的研究,从2岁起开始跟踪研究208个普通孩子的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结果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有自控力和主动性‘两颗种子’,孩子成长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两颗种子都饱满地、和谐平衡地得到发展 。”回顾这篇文章,能够帮我们厘清教育改革路上很多被忽视的细节 。
01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两颗种子”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两颗种子,第一颗种子的核心品质是自我控制力,是控制自己、按照外界环境提出的要求,学习社会期望的知识、技能,完成成人要求的任务的能力;第二颗种子的核心成分是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出于个人内在兴趣、动机和愿望,自发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能力 。”
关于“两颗种子”,陈会昌先用学者特有的严谨准确地定义,接着又生动地描述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有一些孩子善于亲近老师,对老师同学有礼貌,在同学中有亲和力,通常被选为班干部;善于解决同学间的矛盾冲突,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拥有较高威信;上课时能注意听讲,活跃地提问题,敢于发表意见,喜欢参加讨论;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能自觉地预习第二天要讲的课程;学习成绩优秀 。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强,喜欢自己查找学习资料,购买感兴趣的书 。能较早地形成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有些孩子还能掌握令人望尘莫及的专长……这就是主动性比较强的孩子 。”
“两颗种子”的成长情况不同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陈会昌娓娓道来两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是:国内外心理学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世界上最好的 。国外心理测量专家的研究证明,东亚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无显著差异,东亚人和犹太人的智商略高于盎格鲁-撒克逊白种人,更高于美洲的西班牙后裔和非洲人后裔 。1980年代以后,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成绩卓著,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美国小学生 。
第二个事实是:自1901年到现在,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犹太人获奖人数是华人获奖人数的40多倍 。在欧美各国的著名大学中,犹太裔的著名教授大大多于华裔教授 。美国航天科学家中,犹太裔约占60%,华人寥寥无几 。
“这两个事实形成一个悖论:华人的智力并不一定比其他民族低,但是获得高水平成就的人很少 。”陈会昌指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它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与文化 。对中国孩子来说,前一颗种子的生长土壤比较肥沃,而第二颗种子的生长土壤比较贫瘠,相反,西方国家的孩子,第一颗种子的生长环境可能不如我们,但是第二颗种子的生长土壤比较肥沃 。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这些事实进行反思,有责任在发扬第一颗种子环境优势的同时,改善孩子第二颗种子的生长环境 。”

教育|追踪200个孩子近20年,北师大教授发现当下中国学校最缺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