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秩序敏感期」别再怪孩子无理取闹了( 二 )


“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 , 仅仅只要仲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 , 这是一种心灵的适宜环境 , 在这种环境中 , 孩子会获得稳定的秩序感 , 从而形成使得心灵宁静和愉悦的安全感 , 免于对未知的恐惧 。

黄金「秩序敏感期」别再怪孩子无理取闹了
文章图片
马斯洛在谈到人的安全需要时指出 , “儿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种表现 , 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生活节奏 。 他们仿佛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 。 ”
“安全感似乎是一种儿童与成人感情联结的心理背景 , 它成为儿童与别人交往和探究物理环境的‘安全基地’” 。
因此 , 安全感的满足又有助于孩子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之间依恋感的建立 , 这些都为社会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秩序感是道德的基础
秩序感是个体生命中对道德发展有奠基作用的早发性情感 , 是艺术、宗教和道德活动的源泉 , 是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 。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和认识外在事物间的规则关系并按照他们所理解的关系来组织和应对周围世界了 。
比如 , 在玩“过家家”游戏时 , 可能会把大茶杯放在大茶托上 , 会给大娃娃用大杯子 , 相对地 , 给小娃娃用小杯子 。
这种对外的秩序感为他们发展出道德意识奠定了基础 , 因为道德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所建立的各种规则 。

黄金「秩序敏感期」别再怪孩子无理取闹了
文章图片
秩序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人的智力不是凭空而来的 , 而是建立在孩子在其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的 。
黄金「秩序敏感期」别再怪孩子无理取闹了】在人的思维发展起始阶段 , 智慧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结构成分——秩序关系 , 这使得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孩子主要表现为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来应付外界事物 , 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往 , 使动作慢慢协调起来 。
智慧的发生正是基于这最初的秩序性、协调性动作以及孩子对它们的感知觉经验-秩序感 , 正是这种经验 , 成为促进逻辑思维形成的基础性情感 。
例如 , 妈妈每次上班前都要换衣服拿包 , 孩子一看到妈妈有这个动作就知道妈妈一会要走了 , 就会哭着让妈妈抱 。 由此可见 , 秩序感会帮助孩子进行初步的思考和逻辑因果的推演 。
如果在这一阶段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秩序感 , 在之后的运算阶段才会顺利地形成对比、分类、序列等具体的思维形式 。

黄金「秩序敏感期」别再怪孩子无理取闹了
文章图片
秩序感是调理生活的基础
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 , 往往会以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 ,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这个特点 , 因势利导 , 尽量给孩子建立科学规律的作息安排、布置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的物权和归位意识 , 则孩子更容易养成条理的生活习惯 。 而条理性的背后 , 就是得到充分呵护与尊重的秩序感 。
秩序感是审美的基础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 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 在自然规律中所体现和涵盖的对称、均衡、节奏及和谐等元素被人们所发现和归纳 , 构成人们审美情感的基础要素 。
在孩子的秩序感中就存在着这些审美情感的基础要素 。 孩子会因为物体位置的变化、对称的破坏而哭闹 , 直到恢复原状才破涕为笑 。
孩子会对富有节奏感的声音着迷 , 也会伴着和谐的乐音而律动 。 秩序感促使孩子产生美的感受 , 形成美的记忆和对美的判断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