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真的能治愈所有肿瘤吗 淋巴瘤自体移植能好吗( 三 )


为何淋巴癌常见于青壮年?
与胃癌、肺癌等其他以老年人为主的癌症不同,淋巴瘤的患者中很多都是年轻人,如15-30岁是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年龄高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从10岁便开始缓慢上升,25岁后急剧上升,55岁之后达到高峰 。
许多年轻人有着不够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不好好吃饭,不按时休息,吃垃圾食品 。医学界有一个共识是,作为免疫系统疾病,淋巴瘤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有一定关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共同的体验:当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时,就容易感冒、痤疮、拉肚子等等,其实这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生活中,免疫系统就是最有可能出问题的,从而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
淋巴结肿大一定是淋巴瘤吗?
很多人误以为淋巴结肿大就是得了淋巴瘤 。其实,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哨兵,当人体受到外敌入侵,如感染细菌、病毒等,哨兵们就会启动防御反应,召集大批******来剿灭外敌,这个硝烟四起的战场从外部看就表现为淋巴结的肿大 。所以说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机体一种正常的反应,因此,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淋巴瘤 。
什么样的淋巴结肿大提示可能是淋巴瘤呢?
临床医生一般通过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和形状进行综合判断 。正常淋巴结一般较小,而直径大于1.5cm,则需要考虑恶变的可能 。
正常淋巴结质地柔软,如果淋巴结的质地如触摸鼻尖或者额头,那么就属于质地坚韧或坚硬,需要考虑恶变可能 。超声检查时,正常淋巴结形状是偏心靶环状,而恶变的淋巴结常表现为低回声实心圆形 。
如果肿大的淋巴结存在上述恶性的征象,或者淋巴结表现为进行性无痛性肿大,临床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淋巴结的性质 。
在此提醒大家,可以经常自我检查摸摸腋窝、腹股沟、颈部、锁骨、耳后处,看看有没有肿大的淋巴结 。如果有超过1厘米的淋巴结,或者是淋巴结迅速变大,就应该去医院就诊 。如果有持续半个月以上不明原因高烧或者是消瘦,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 。
确诊淋巴瘤后需要做哪些检查?
不同的淋巴瘤类型、不同的发病部位,需要检查的项目也不同,但是一般都包括浅表淋巴结b超(至少包括双侧颈部、颌下、锁骨上、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胸部增强ct、腹盆腔增强ct或b超、骨髓穿刺涂片或活检 。有时可能还需要做鼻咽、胃肠、呼吸道内镜检查,或者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明确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收到侵犯,必要时还要注射化疗药物 。
另外,还需要常规查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血沉、心电图或者心脏超声以及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毒、梅毒等感染情况 。这些项目主要是为了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耐受化疗、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是否有严重的功能缺陷,是否需要其他内外科治疗保驾护航、化疗药物和剂量是否需要调整、有无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等等 。
因此,在耐心取得病理诊断后、初次治疗之前,等待淋巴瘤患者的检查项目还有很多,花费较高,等待时间较长,但是这也是正确诊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过程,与后续治疗能否安全、顺利进行直接相关,也是正确选择治疗方案的必要前提 。
如何战胜淋巴瘤?
对淋巴瘤而言,淋巴细胞遍布全身,在淋巴系统中循环往复,仅仅依靠手术切不完 。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合理且规范的化疗方案可以将癌细胞除之而后快,使病情缓解 。例如经典chop方案,可使弥漫****细胞型淋巴瘤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41%-80%,30%的患者治愈 。但同时也会“殃及池鱼”,杀死一些正常细胞,严重的骨髓抑制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感染易发、贫血、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等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