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纪录片是讲述了什么故事 叶嘉莹经历了什么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传奇的人生经历,近日还发出了定档海报,将于近期上映,那么,《掬水月在手》纪录片是讲述了什么故事?叶嘉莹经历了什么?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纪录片是讲述了什么故事 叶嘉莹经历了什么
文章图片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是讲述了什么故事
《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导演的纪录片“诗的三部曲”最终章,该片记录了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传奇的人生,并将于10月16日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纪录片是讲述了什么故事 叶嘉莹经历了什么】定档海报以叶嘉莹小名“小荷子”为灵感,以荷香袅袅寓意其诗音不绝,并以油画和水墨双重风格展现叶嘉莹链接传统与现代,誉满海内外的学者风范和人生传奇。在文明传统的感悟中,“书生报国”的道路上,谱写出中国君子的“弱德之美”。

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纪录片是讲述了什么故事 叶嘉莹经历了什么
文章图片

叶先生生于六月第一天,父母为她取了小名——小荷子,故她平生对于荷花情有独钟,自少年时代便写有咏荷之作。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意在表达叶先生虽然出生于乱世,但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保持对古诗词的热爱。荷香袅袅,更犹如叶先生之诗音不绝,为古诗词文化的传播奉献终身。海报中水墨画与油画的双重风格,连接传统与现代,呈现了叶先生不断与时代并进的思想和誉满海内外的大家风范及人生传奇。
剧情简介: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内。她幼承庭训,受业于诗词大师顾随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流中,扮演着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论诠释中国古典诗词,对新诗亦抱持兼容并包之态度,来往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叶先生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不分职业、不论年龄,多年来致力推广对儿童的诗歌吟诵教育。教学研究之外,叶先生亦将生活经历与心境融入创作,传承千年诗心,纵使岁月坎坷也仍不懈追寻。
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

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纪录片是讲述了什么故事 叶嘉莹经历了什么
文章图片

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作品汇总
《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2
《迦陵论诗丛稿》中华书局 1984
《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求是学刊》1985年第5-6期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唐宋词十七讲》岳麓书社出版社 1989.2
《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岳麓书社 1990.7
《诗馨篇》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10
《阮籍咏怀诗讲录》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古典诗词讲演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汉魏六朝诗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清词丛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我的诗词道路》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论诗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唐宋词名家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文集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叶嘉莹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迦陵论诗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清词丛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