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后还需要工作吗 怎样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很多人都在梦想自己财务自由后,不上班的一种状态,但真正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会发现他们仍在不停的努力,财务自由后还需要工作吗?怎样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后还需要工作吗 怎样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文章图片

财务自由后还需要工作吗
财务自由其实自由的是时间,可以任意支配的时间,想不做什么就可以不做的权利。工作还是需要工作的,人是社会的人,否则会脱离社会,焦虑,不自律。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不想做的工作可以不做,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评价:我是为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来规划我的人生的,而不是为了生计,为了活着,为了工作。
马思洛需求理论讲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而财务自由除了能满足最低层次的需求外,其他都不一定随着财务自由而一并获得!即使获得也是在曾经追求财务自由的过程中获得过,而这种感受是即时性的,并不像财富一样可以累计储存慢慢释放。生命的意义就是体验生命的过程,享受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追求自我目标和价值的实现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如果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那就追逐自我价值的实现,为这个世界上多留些你曾来过的痕迹。如果原来是为自己努力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后更多的是为他人、为社会、去帮助更多依然挣扎在低层次需求的人们。死亡有终点,但生命不会。

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后还需要工作吗 怎样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文章图片

怎样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其实,财务自由有一个比较专业定义,指的是“除了劳动所得之外,我们的一些被动性投资收入,可以每年完全覆盖我们日常的全部支出”。
换句话说我不劳动了,然后我每年想怎么花钱还怎么花钱,这个钱还有正当来路的。
财务自由也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只是让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
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天天在赚钱,但是如果你问他,赚完钱之后呢?他并不知道,因为赚钱已经成为一种目标。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富大贵的状态很难达到,但是非工资性收入超过工资性收入却是可以通过资产配置、兼职等方式达到的。
财务自由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怎样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呢?
首先一点,就是降低生活的物质预期。
我们处在一个物化的社会,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吃最贵的餐厅,追求这些并没有错,这甚至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
但是凡事要有度,这个度就是:消费不要超过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
如果月薪1万,就应该有1万的消费观,如果月薪3万,就应该有3万的消费观,不要让我们的消费观超过了我们自己。
第二点,我们要达到财务自由,就需要理财和资产配置,而这些需要原始资本金。
没有人是天生就有一笔初始资本金来用作投资理财的,这需要我们慢慢积累。
原始积累的关键,就是先学会省钱、赚钱,然后攒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赚钱是困难的,但是通过有节制的消费来省钱是完全可以的。

当然这里的省钱不是说一定要降低生活标准,而是说降低不必要的冲动型消费。我们家在定期清理家里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从来不穿的衣服、从来不用的电器等不必要的东西,这些都应该算冲动型消费。
然后再谈赚钱。其实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工作之外的赚钱方式。自媒体写作、网络直播、网络兼职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工作之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