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北寻图片/《小欢喜》剧照唐纳德·温尼科特和约翰·鲍尔比等近代英国心理学家指出:母亲对孩子的人格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母亲作为孩子人生中最亲密的角色之一,可以说从出生开始就潜移默化引导着孩子的人格发展。母亲不仅是我们的生命孕育者,很多时候孩子受到的心理创伤或者不公平待遇,同样也来自于母亲。心理学家指出,母亲会把自己所遭受的伤痛传递给子女,常常表现为过度溺爱子女或者严重忽视子女。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的一生,她们通过错误的母爱传递,让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辙她们的遭遇,这就是“代际创伤的传递”。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因为我是女性》这本书指出,人格不成熟或有问题的母亲,她们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可怕的灾难,使孩子成年以后也难以有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或者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使他们常常做出躯体化的表达、发泄,造成身体上的各种疾病,等等。要想避免恶果的发生,这需要母亲和子女的共同努力。母亲要有意识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孩子要从母亲身上发现问题,看见自己,疗愈自己。母亲与孩子是共生关系,我们无法祈求100%纯粹的母爱,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改善的过程,提升以下3个思维认知,去获得更平和的生活。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01.直面“代际创伤”,阻止“代际创伤”的传递什么是代际创伤?心理学家侯玉珍说,“一个有过创伤的母亲,她的孩子也会经历创伤,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代际创伤”。母亲作为一名特殊的女性角色,自古以来在社会中都是一种复杂具争议性的存在。关于女性的多重身份地位,有时候,她不仅是“男尊女卑”观念中的附庸者,也是家庭繁杂事务的牺牲者,是相夫教子的后备力量,也是传统社会里的“第二性”产物。在女性的负面世界里,因为不公平的性别待遇,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夹击,很多女性的成长经历都是病态的,存在缺角的。如果她们没有意识去反抗,没有意识去摆脱束缚在身上的偏见和消极观念,那么当她们成为母亲,成为子女的精神寄托者时,就会把错误的观念传递给子女,也会把自己病态消极的情感传递给子女,这是“强迫性传递”,会给子女造成一辈子的身心创伤。
【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但是事实上,很多母亲都因为病态的成长经历,思维上得不到觉醒,从而在养育孩子的这一环节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比如说,有的母亲会过分溺爱子女,把自己从小缺失东西补偿给孩子,却常常因为溺爱而适得其反,让孩子养成了自大自私的人格。比如说,有的母亲会哀叹自己的遭遇,将心中淤积的情绪发泄在子女身上,让孩子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再比如,很多母亲会忽视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严重缺席,让孩子的情感认知残缺,缺乏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母亲如果一直陷入在过去的创伤中,就会把“代际创伤”一直延续下去,病态的母爱从而造就了一个“病态的孩子”。想要阻止母亲把创伤强加在孩子身上,首先,母亲就要认识到“代际创伤”的潜在危害,认识到这种潜在的错误意识观念,只有先直面“代际创伤”,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母亲都有觉醒的意识,所以其次,我们也需要建立自己的主见意识,我们需要主动去逃离“代际创伤”。每个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剖析母亲与自己的关系,化悲痛为力量,去改变自己,疗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