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二 )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02.不放手的爱影响子女的一生,要理性认识“共生依赖关系”,懂得建立“分离关系”共生依赖,是母亲与子女的一种关系。母亲是子女生命的提供者,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关联,是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子女依赖于母亲成长,母亲将心中感情寄托依赖在子女身上,这是很正常的亲子关系。但是,病态的母爱会造成病态的“共生依赖关系”,会在母亲和子女之间产生一股分崩离析的洪流。比如,母亲过度依赖于子女,事无巨细的关爱孩子,以至于用爱去控制孩子时,就会给孩子造成窒息感,或者让孩子失去自理的能力,会成为巨婴,一生生活在母亲的襁褓中,没有安全感,离开母亲就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再比如,过度依赖子女的母亲会把心中的爱强加给子女,让子女对这种依赖关系产生排斥感,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子女会与母亲产生隔阂矛盾。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比如电影《黑天鹅》中的妮娜和妈妈,因为母亲病态的共生依赖,她严重操控着妮娜的生活,控制着她的思想和日常活动,让妮娜像一个失去自主能力的傀儡一样生活,最后妮娜只能通过死亡的方式逃离了这种病态关系。母亲与子女的共生依赖关系,本就是亲子关系中亲密的一种交流方式,但母亲不懂得约束心中的病态爱恋,就会误导孩子的一生。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如何避免这种病态的依赖关系呢?心理学家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能放手的爱。”侯玉珍老师说,正确的母爱不是控制,而是懂得放手。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爱孩子,还能放手让孩子飞。所以,学会将母爱与子女分离,让子女适当独立去成长,放手让他们去适应社会,建立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子女才能真正找寻到他们的安全感和健全的价值观。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03.避免“害怕型依恋关系”,让母爱不缺席《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提及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害怕型依恋关系”,指的是那些从小缺乏母爱父爱的人,因为心中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缺乏与父母的互动,情感上没有正向的流通,让他们时常处于孤独的状态中,心里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到了成年生活里,就会对成人的感情造成影响,因为会害怕自己被再次抛弃,从而对一段关系患得患失起来。而母亲作为子女的亲密一角,在依恋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过分的溺爱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建立,同样,缺席的母爱,也会给孩子造成“被抛弃”的错觉。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
文章插图

在孩子的成长中,虽然母亲要懂得适当的放手,但在孩子没有形成健全人格时,也要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心理学指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要给孩子铺垫健康成长的养料,给他们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这才是正确的指引。所以,放孩子去独立成长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抓紧手中的那根风筝线,让他们飞得肆意潇洒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兜底,让他们回过头时有人可依靠,知道背后时刻有人在他们身边,才不会让他们在成长中恐惧被抛弃。



代际|女性成长:病态的母爱会误导孩子一生,母亲要改变的3种错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