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骂|“你给我去死”,宝妈生气咒骂孩子,却再也没有等来一声妈妈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安全感是父母给的。年纪较小的他们,既敏感又脆弱,很多事情在父母眼里可能只是一点小事情,但在孩子心里,却可能成为一道过不去的坎。
去年上半年,听说了一起“13岁男孩自杀事件”。原因简单到让人不敢相信,竟然是因为孩子的寒假作业没有做完,被妈妈不停责备,最后由于心理压力太大,选择以跳楼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咒骂|“你给我去死”,宝妈生气咒骂孩子,却再也没有等来一声妈妈
文章插图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孩子的老师发现孩子作业没做完以后,让孩子回家补作业,要不然别来上学。
于是,孩子回家佯装身体不适,让妈妈帮忙请假,谁知从老师那得知孩子没做作业的消息。孩子的妈妈气不过,一直责备孩子,后来孩子也被批评的烦躁了,冲着妈妈大喊,“那你要我怎么样,去死吗!”
妈妈没想到儿子竟然会顶嘴,脾气顿时也冒上来了,一下子没管住嘴,“那你给我去死,省得我心烦。”
妈妈的这一句话,彻底寒了孩子的心,最终从所住楼层一跃而下,这之后再也等不来一句儿子亲切地叫唤“妈妈”。13岁,人生才刚刚开始,仅仅只是因为“作业没做完”这件小事引发矛盾,酿成不可扭转的悲剧。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听过多少类似事件?相信有不少!其实,现如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小,再加上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升级,不给予恰当的教育,就可能导致孩子走上不归路。

咒骂|“你给我去死”,宝妈生气咒骂孩子,却再也没有等来一声妈妈
文章插图

作为家长,给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这是最基本的,却也是多数家长都忽略的事情。
缺乏生命教育,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自己,还可能导致孩子伤害他人,最常见的就是校园霸凌、暴力事件。
上网随手一搜,“重庆女生被5名同学群殴成疾”、“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学暴力拍裸照”、“江西永新女生遭同学围殴”……
这一件件校园暴力的背后,都是父母对孩子缺乏生命教育的缩影。当然,轻视他人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也轻视的人,往往容易选择走向极端。

咒骂|“你给我去死”,宝妈生气咒骂孩子,却再也没有等来一声妈妈
文章插图

“8岁女孩因被禁看电视,从21楼跳下身亡”、“10岁男孩因写作业与父母发生矛盾,爬上阳台声称要自杀”、“16岁男生因玩不到手机,以跳河自杀相威胁”……
这类新闻,只是输个简单的“孩子自杀”字眼,铺天盖地的报道随之而来。这一现象反映的则是孩子对生命的不尊重、不了解、不珍惜。
因不懂得生命的珍贵,所以随时可以选择抛弃,甚至用它做威胁、泄愤,甚至是以此报复父母。
对于孩子,应当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咒骂|“你给我去死”,宝妈生气咒骂孩子,却再也没有等来一声妈妈
文章插图

1、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
很多家长不愿意与孩子开启有关“死亡”的谈论,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对。父母应当通过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表达给孩子听,每个人都会死亡,逃避只会产生更多的恐惧。
从小让孩子懂得,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没有一天可以浪费,更不能提前结束。世界上关于生命教育的,并适合孩子观看的电影很少,其中《寻梦环游记》就是最适合的一部。

咒骂|“你给我去死”,宝妈生气咒骂孩子,却再也没有等来一声妈妈
文章插图

2、养只小宠物
如果家里条件允许,或许家长可以给孩子养只小宠物,可以是小猫、小狗,或者小金鱼、小乌龟之类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