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春节没有期待感?那是因为没“好好过年”,仪式感尽早建立

导读:不少家长都说 , 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了 。 随着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 孩子们对于春节的期待感早已经没有了 , 反而对每年的圣诞节、感恩节之类的西方节日非常看重 , 令很多人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 。 毕竟 , 作为中国人 , 春节又是数千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佳节!
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 , 一位网友在网络上发帖称 , 自家6岁的儿子前两天放学回家后便发脾气 。 一问才知道 , 原来是语文老师布置随堂作文题时 , 让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家中过春节的一件习俗 。
孩子对春节没有期待感?那是因为没“好好过年”,仪式感尽早建立
文章图片
可是因为这几年自己与妻子工作忙碌 , 过年期间根本没有空回老家过年 , 而留在城市里的一家三口至多到朋友家串串门 , 年后才休假回家看望家中老人 。 “我同桌说他家里从小年纪就要准备糖瓜、全家大扫除了 。 可是我们家除了大扫除 , 什么也没有准备 。 我们小组就我写不出来” , 孩子非常委屈且略带埋怨的语气说到 。
网友听到后立即反驳:“我们老家有习俗啊 , 小年也是要准备糖果祭灶神 , 每年的大年初一还有庙会呢!”听了爸爸的话 , 孩子也反问到:“那我怎么没有见过?爸爸 , 你骗我的吧?”回想了一下 , 确实全家年后才休假回家 , 那时儿子早已经体验不到老家的过年习俗了 。
看着儿子不肯相信的模样 , 他当晚便与妻子商量今年回老家的时间调到春节 , 让自家孩子好好体验家乡的过年习俗 。 而在这个贴子的结尾 , 这位网友还呼吁到:“看来并不是现在的孩子对春假没有期待 , 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到春节的快乐!”
这个帖子引来许多网友的围观与热议 , 其中不乏一些网友感叹:
“若不是学校组织 , 我们都没想过特意和孩子体验春节的各种习俗”、
“我家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等 。
可能表面上只是让孩子对春节没有了期待 , 实则是让他们失去仪式感 。
01传统新春佳节里的这几件事 , 给孩子带来满满的仪式感!
知名心理学专家说:“若是家长能营造一个有仪式感的家庭 , 孩子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 , 也会变得更优秀!”
事情一:一起进行大扫除
在传统的春节民谣里有一句“二十四 , 扫房子” , 也就是说在腊月二十四的时候进行大扫除 。 北方称为“扫房” , 南方则叫做“掸尘” 。
虽说名称不同 , 但基本都是使用各种打扫工具将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 , 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 。 因此 , 这一天也叫作“扫尘日” , 既是扫去今年的尘土 , 又是去陈迎新之意 。
孩子对春节没有期待感?那是因为没“好好过年”,仪式感尽早建立
文章图片
孩子对春节没有期待感?那是因为没“好好过年”,仪式感尽早建立】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大扫除 , 让孩子有参与感的同时 , 也能锻炼动手能力 , 养成爱卫生、勤打扫的好习惯 。
事情二:准备春节期间的传统美食
都说“民以食为天” , 在如此隆重的春节 , 美食也不少 。 而我国地大物博 , 仅南北方在春节时食用的传统美食就完全不同 。
如今南方会以元宵、粽子、年糕以及鸡鸭鱼肉等为主 。 尤其是元宵节当天会特意吃元宵 , 也就是寓意着团圆的汤圆 。
而北方则是吃饺子 。 在我国古代的计时规则里 , 晚上23点至凌晨1点为子时 , 因饺子同“交子” , 也就是旧的一年与新的一年相交时刻 , 寓意着新旧交替 , 祈求美好 。
孩子对春节没有期待感?那是因为没“好好过年”,仪式感尽早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