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小时候没那么讲究,为什么也活得好好的?

营养行业久了 , 会经常遇到一种情况 。 当我们苦口婆心讲要正确喂养 , 不能喂太多 , 吃饭要分餐 , 食物性状需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 , 要给予手指食物锻炼咀嚼时 。 妈妈们会很无奈的说:家里的老人会跟着唱反调 , 总说你们小时候没那么讲究 , 还不是活的好好的 。 我们在这里苦口婆心分析病理过程 , 讲解为什么有的药不能吃 , 生病了不能只依赖医生和药物 , 要结合营养调理 。 也有妈妈会很无奈的说:买的营养素家里老人不给吃 , 觉得生病了就要吃药 , 说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 , 不照样把你们养大了吗?
以前的人小时候没那么讲究,为什么也活得好好的?
文章图片
很多老人都以自己是过来人为由 , 不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 。 ta们以为只要带大过孩子 , 就有绝对的发言权;ta们觉得长辈就是“权威” , 小辈们应该理所当然地信服;ta们靠“经验”走了大半辈子 , 觉得只要没出事就是对的 。 出生就喝黄连水 , 满月就吃米糊 , 给宝宝绑腿 , 不吃盐没力气 , 菜叶嚼碎了喂给宝宝吃 , 一生病就吃药.....我们确实是这么长大的 。 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会动摇:我们小时候没那么多讲究 , 现在不是也过的好好的吗?有时候选择相信过来人的经验 , 好像也确实没怎么样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时代不同 , 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同以前没有那么多化工厂 , 空气纯净;以前天很蓝 , 没有雾霾;以前没有那么多精致糕点零食 , 只能吃土里自然生长的食物;以前可以直接从树上摘果子吃 , 而现在超市买回的菜不去除农药都不敢吃;以前没有那么多病菌 , 现在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病名.....小时候我们可以到处乱跑 , 现在孩子离开自己视线一分钟就会吓破胆 。 现在信息科技也更发达 , 很多以前凭经验得到的结论已经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 。 时代不同 , 环境也不同 , 人的观念自然也是要不断更新的 。 其次 , 不是所有的不良行为会很快招来恶果 , 个案也不能代表整体评价某个行为是否合理需有科学依据和整体对比 , 不光是凭个人经验 。 比如给满月宝宝吃米糊 , 有的可能好好的 , 有的可能出现腹泻便秘 , 有的可能会严重的肠胃炎;比如给孩子吃变质的食物 , 有的可能好好的 , 有的甚至发生休克甚至死亡;比如给孩子吃甜品零食 , 短期内根本看不出危害 , 可是长年累月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 , 免疫低下经常被感染 , 你也意识不到这是不认真吃饭的结果;
以前的人小时候没那么讲究,为什么也活得好好的?
文章图片
比如过早给孩子吃盐 , 加重肾脏负担 , 当时是看不出来的 , 可是宝宝一开始肾脏发育就不好 , 将来出现这方面问题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 以后真的出现了你也想不到竟是一开始过早吃盐的缘故 。 再比如给只是普通感冒的孩子吃小儿氨酚 , 右美沙芬 , 西替利嗪 , 中成药.....短期内是看不出来危害的 , 如果的看的出来 , 那就很严重了 。 千手观音21位舞蹈演员中18人因药物致聋 , 药物吃的不当 , 直接致聋 。 出现严重情况的只有少数 , 他们甚至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 就算后面出现问题 , 也不认为会是当时某些不当行为导致 , 孩子肠胃不好 , 不觉得是错误喂养导致 , 还以为孩子天生肠胃就不好 。 有的父母爱说:我这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殊不知就是自己固执已见的错误喂养造成 。 任何行为背后都需有合理的科学解释 , 只凭经验等于是拿孩子的健康做赌注 , 是心存侥幸的拿孩子当“小白鼠 。 想要最大程度避免严重后果 , 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冒任何风险 。 再次 , 是因为“幸存者偏差”“以前的人没那么讲究 , 不也好好的”这句话是只把已在存在的人/事作为结果 , 没有考虑到这是经过筛选后的结果 。 “幸存者”说的话 , 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 记得有一个段子:采访人员跑到春运火车车厢问 , 你买到春运火车票了吗?然后结论是:虽说春运火车票很紧张 , 但其实所有人都能买得到车票 。 当我们想要得到某个信息时 , 如果仅是从“幸存者”那里获得 , 那么得到的结论就会与真实情况有偏差 。 就像有人说“邻居家”孩子天天吃零食不喝奶 , 为什么也长得高大不生病呢?这其实就是“幸存者偏差”:只看到的部分“幸存者” , 而不是全部的情况 。 从极少数“幸存者”那里得到的信息 , 不足以用来作为自己的参考 。 最后 , 我们不仅是要“养大”一个孩子 , 更要“养好”一个孩子以前生活条件差 , 兄弟姐妹又多 , 婴儿成活率并不高 , 所以人们主要任务是能把孩子活着养大 , 因为条件使然 。 而如今 , 生活条件好起来 , 信息科技已经很发达了 , 我们有更科学合理的选择 , 何必再去冒不必要的风险呢 。 就像以前的孩子都是把屎把尿长大的 , 那是因为那时候没有纸尿裤 , 没有更好的选择 , 毕竟造成脊椎伤害的只是小概率事件 。 虽然我们都平安长大了 , 但有多少人5岁之后还每晚尿床 , 有多少人因尿床被嘲笑、因把尿时反抗得不到回应而造成心理伤害 , 大概无以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