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线|14岁男孩身高153,检查后医生:骨骺线已闭合,最多还能长2-3㎝
文章插图
这次趁着自己体检的机会,妈妈悄悄地带孩子到儿科门诊检查。医生说:从遗传学来看,张放应该长到165 cm以上,但一查骨龄,他的骨骺线已基本闭合,最多还能长2-3 cm。这样的结果让妈妈不能接受,希望医生多想办法,但医生却表示无能为力。在排号等待时,刚好看到张放的同学也来体检,医生说:尽管这名同学和张放的情况相似,但他的骨骺线没有完全闭合,身高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见此情景,妈妈更加后悔没早做检查,以致于错失良机。
文章插图
01
【 骨骺线|14岁男孩身高153,检查后医生:骨骺线已闭合,最多还能长2-3㎝】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丧失长高的机会呢?
在民间很多老人中流行这样一种看法,那就是:男孩发育晚,到了青春期再长也不迟,所以有“十七八长一长”、“二十三向上窜”等“晚长”的说法。很多父母都抱着这些老观念,以为孩子还没有到长高的时候,所以对身高发育问题没有引起重视,不但从心里不以为然,更不愿到医院进行检查。等到最后发现孩子的身高有问题时,已经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孩子不能再长高了。
文章插图
02
“晚长”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晚长”的说法非常不科学。据《202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在我国18-44岁成年人中,男女的身高平均值分别为169.7cm、158cm,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1.2 cm、 0.8 cm。通过其中的数字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身高有增长的趋势。同时,一旦过了青春期,到了十七八岁或者二十三岁时,身高发育已基本成为定局,再长高的概率并不高。所以,寄希望于“晚长”的想法是不现实和不科学的。
文章插图
其实,真正的“晚长”,是指因青春期延缓而导致发育适当推迟的情况。在青春期以前,这些孩子的身高基本正常,只是由于遗传和其他原因,导致他的青春期比同龄人略微延后,因而身材显得比较矮小,一旦进入青春期,身体很快就会长高。但是,即使父母的发育较晚,并不代表孩子的发育也会很晚。专家认为,在医学上并不能准确地预测孩子的发育情况,至于发育的早和晚更没有一项检查能够测出。通过临床上的观察,男孩在超过14岁、女孩超过12岁后,才开始发育的情况,才能判断为晚发育。
文章插图
03
怎样才能知道孩子是“晚长”,还是已经长不高呢?
看身高的矮小程度以孩子的平均身高作参照值,如果只是偏矮5cm 以内,并且没有性发育特征的,可能属于“晚长”的情况。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尚有时间和机会追赶上来。如果身高偏矮已达5-10cm,可能存在发育不良、矮小症等疾病隐患,父母要带孩子及早治疗,因为孩子即便是最乐观的“晚长”,也不一定能及时地追赶到正常水平。因此,父母发现孩子的身高不正常时,千万不能观望,盲目等待只会失去主动。
文章插图
对“晚长”需要综合考虑孩子是否属于真正的“晚长”,不能只凭表面的现象,更不能想当然。要先检查孩子的骨龄,看骨龄的发育是提前还是落后,然后再结合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在排除性腺发育方面的疾病以后,再进行综合判断。因此,父母要关心孩子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发现异常要尽早带孩子进行专业检查,并针对其发育提前和迟缓等现象,由医生采取医学手段进行有效干预,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果骨骺线完全闭合,医生也会束手无策。
- 神经线|剖腹产“横切”和“竖切”有何不同?产科大夫说出了答案,别忽视
- 肺动脉瓣|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为子宫内先心病胎儿手术 打通“生命航线”
- 多学科|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为子宫内先心病胎儿手术 打通“生命航线”
- 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要给孩子报兴趣班吗?你可能误解了起跑线
- 茂名|茂名电白检察:首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会,双管齐下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
- 男孩的这个特征早于14岁出现,身高往往很难超一米七,并非晚发
- x光|做了X线检查才发现怀孕,胎儿是“留”还是“流”,听听医生的话
- 想象力|小学生画妈妈睡姿火了,老师见后满脸黑线,网友笑喷:妈见打系列
- 进行|武汉聚狮在线教育!浅谈幼教工作沟通艺术
- 一年级|奶奶帮孙女写暑假作业:孤军奋战的妈妈,最怕没有底线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