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科学证实:这种行为容易伤孩子大脑,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还在做

√ 不幸的童年,跟父母的语言暴力不无关系。
√ 语言暴力是什么,就是可能对别人造成心理上伤害和侵犯的语言。
√ 许多孩子可能正在承受着来自至亲的语言暴力侵害,而父母却浑然不知。
科学证实:语言暴力容易伤孩子大脑,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还在做
一次朋友和老公聊天,主题是孩子的成绩。朋友说:每次成绩都不理想,这次考试分数更是低得可怜,是不是孩子有点笨呢?老公随口答道:可能是有点吧。




暴力|科学证实:这种行为容易伤孩子大脑,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还在做
文章插图

这时,儿子恰巧从自己房间出来,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然后便低着头走向了厨房。几天后,朋友发现孩子每天蔫儿巴巴的,不光和自己很少说话,还经常闷在房间不出来。
几天后,孩子问朋友:妈妈,在你和爸爸的眼中,我是不是特别无能。朋友很奇怪孩子为何会有如此想法,儿子低声说:那天你和爸爸的话,我听到了。
在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给予了自己否定意见,这无疑是人生的“失败”。
我们曾经以为,打孩子才是实打实的伤害,却忽略了冷言冷语的威力,语言暴力,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演着。




暴力|科学证实:这种行为容易伤孩子大脑,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还在做
文章插图

可惜语言暴力的危害,很多家长却没有认识到。居然还有父母一本正经地说:熊孩子就是欠骂!
事后,还能理直气壮地找出这般说辞:谁小的时候没被自己的父母骂过呢,日子不还是照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吗?的确,怒吼可以暂时让孩子安静下来,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变得乖巧听话。
但是,如果您知道语言暴力会伤害孩子的大脑,你还会再继续吼孩子吗?




暴力|科学证实:这种行为容易伤孩子大脑,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还在做
文章插图

形成退缩型人格

当孩子长期遭受语言暴力,高压环境下,容易形成内向,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这样的孩子,性格懦弱,很少会侵犯他人;当然,对外界的反应也常常会采用逆来顺受的态度。
当习惯了父母的语言暴力,虽然满心的不服,但是却口头懒得反驳,他们内心的潜台词是:既然惹不起,我总躲得起。
更糟糕的情况是,孩子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了碾压,出现了情感障碍,生怕和父母的接触中出现错误。
一旦有人对自己好一些,便会受宠若惊,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患得患失。看似乖巧听话的外表,却隐藏了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 暴力|科学证实:这种行为容易伤孩子大脑,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还在做】暴力|科学证实:这种行为容易伤孩子大脑,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还在做
文章插图

形成攻击型人格

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选择默默承受,一部分孩子,面对父母的指责,性格会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了恨意与叛逆。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常常会对他人采取过激行为,害人又害己。
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孩子具有高度攻击性,很容易和同伴起冲突,即不利于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正常的社会认知和发展社交能力;更对同伴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威胁。
语言暴力会改变大脑结构

孩子们年龄小,人生大多依赖于监护人的管教,而家庭粗暴的语言模式,会使孩子们的大脑进入紧张的生存模式。




暴力|科学证实:这种行为容易伤孩子大脑,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还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