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别总给孩子灌输这三种思想,不仅娃会变得软弱,他将来也难熬出头

文|西红柿妈妈周末,天气正好,我跟朋友一起到家附近的公园散步,看到了很多宝妈带着宝宝在愉快玩耍。这时,5岁的男宝奇奇,他看到乐乐手上拿着的玩具变形金刚,特别喜欢。奇奇一双大眼睛满是渴望的神情,旁边的乐乐妈妈也看出来了。乐乐妈妈时不时地对乐乐说:“你把你的玩具跟这位弟弟一起玩吧,要学会分享噢!”孩子无动于衷,妈妈也许是感到没面子了,就一把抢走了变形金刚,“就玩一下,又不会坏,妈妈平时让你分享都白教了!”这下可把乐乐惹到了,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是的,在大多数时候,作为家长都会灌输自己的孩子要分享,分享好吃的、好玩的,这样你才会更快乐。那是不是这样做就一定对孩子好呢?这种类似于抢夺的分享,只会让孩子觉得分享是痛苦的,更加抗拒与人分享。乐乐|别总给孩子灌输这三种思想,不仅娃会变得软弱,他将来也难熬出头
文章插图
类似于分享,还有一些思想,家长不要总是向孩子灌输,对孩子的性格成长不利,孩子容易软弱没骨气。一、家长经常给孩子灌输别人家孩子好的思想,老打击自家娃的自信心。小宝刚从幼儿园上到一年级了,在最近的一次拼音小测验中拿到了老师给的“98”高分。老师还奖励给他一朵大红花,小宝特别高兴。他兴冲冲的拿着卷子跑回家,等着妈妈对他的夸奖。妈妈拿过卷子看了一眼,严肃的说:“才98分,离满分还有一点距离,说明你还要努力,你可不许骄傲。我刚听隔壁的晨宝考了100分呢,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100分还不炫耀呢”。听了妈妈的话,小宝一下子就泄气了,脸上也没有了开始那股高兴劲,看着试卷上的98也显得那么刺眼。他本来还想找妈妈要个礼物,谁知妈妈不但不表扬他,还怕他骄傲批评了一顿,这下更没考100分的动力了。乐乐|别总给孩子灌输这三种思想,不仅娃会变得软弱,他将来也难熬出头
文章插图
很多父母受我们老一辈的思想像什么“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影响,总觉得孩子应该严格要求,夸不得,因为夸了会骄傲。还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这样无形中就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明明自己做的很好了,也会不断怀疑自己,这样孩子就越来越没骨气了。自信心无论在学习中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都非常重要,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对孩子的肯定。一句“你真棒”“你很努力了”都能给孩子内心带来巨大的震动。每天一句这样的暗示和激励,对于培养孩子的信心和性格塑造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二、家长总要求孩子必须懂事,不能有不听话大人话的时候。在家里,在幼儿园,家长和老师们都说小朋友们,你们要乖一点,要做个懂事的孩子。通常来说,小孩子乖一点,懂事一点,大人是可以省很多事。不懂事的孩子惹妈妈不高兴,惹来老师的批评,不知不觉中,乖巧懂事就变成了评判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但是,乖巧懂事这些是我们成年人对孩子的标准。孩子在成长阶段只能被迫接受,一味的要求孩子乖巧懂事,一方面会压抑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孩子本来是活泼好动型的,家长告诉他,你要乖,要懂事,要听大人的话。乐乐|别总给孩子灌输这三种思想,不仅娃会变得软弱,他将来也难熬出头
文章插图
孩子的心理明明是很想去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为了显示自己懂事,压抑了自己本来的想法,就为了讨好大人彰显自己懂事。另一方面如果总是要求他懂事,凡事不争不抢,孩子就会失去上进表现的想法,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长期下去,性格上的缺陷就会慢慢显现,不利于人际交往。所以,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表现自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平时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积极去争取。要求懂事的同时不要过分要求压抑了孩子本来的性格,要顺应孩子的性格发展。三、家长总灌输成绩好才能有好的未来,做其他事都没用。很多人说:寒门出贵子,只有认真读书,好成绩才是唯一改变命运的出路。作为家长也会经常这样教导自己的孩子。殊不知,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多方面的因素造就的,即使我们不能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经济条件,也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阅读能力,认知能力。即使家里穷,成绩不好,也可以在情商上、认识上,家庭教育上完善。孩子同样也可以拥有比别人更多的选择机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