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过年了,如果宝宝积食了,家长可以推一推!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孩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多。这句话的确是有道理的。过年了,家长们讨论的宝宝积食的话题也多了。
积食是是小儿的常见病症,由于宝宝饮食不当,使乳食在胃肠道堆积,损伤脾胃功能而形成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宝宝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此病,但以婴幼儿多见。小宝宝脾胃虚弱,自己不知节制饮食,父母喂养过多或过食肥腻生冷不消化食物,皆可损伤脾胃而致积食。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也会导致乳食不化而积食。个别患儿可因积食日久,迁延失治,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等。
积食有什么表现呢?
食欲不振,口臭,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大便酸臭,呕吐,面色不佳,睡眠翻滚不安,手足发热,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咳嗽,体重增长缓慢等。
宝宝积食怎么办?
下面,给家长朋友介绍几个常用穴位,让大家在家轻松帮助孩子来消食。
补脾经、清胃经
操作:
补脾经、清胃经各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清热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
揉板门
操作:
顺时针按揉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清热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
掐四缝穴
操作:
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缝穴,10次左右即可。
功效:具有消积导滞、祛痰化积的功效。
顺时针摩腹
操作:
顺时针揉腹100~200次。
功效: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胃肠消化。
揉天枢
操作:
拇指按揉肚脐旁开2寸处。
功效:调中和胃。
捏脊
操作: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后背的皮肤,由下向上沿着脊柱两侧一边把皮肤捏起,一边向上推,操作3~5遍。
功效:捏脊具有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功能,针对食积的孩子也非常适合,还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在生活中,积食的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家长要养成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不要追着喂、玩着吃,如果真的积食了,除了药物调理和以上的推拿方法,让宝宝多做些运动也可帮助消化。
【 食欲不振|过年了,如果宝宝积食了,家长可以推一推!】 城阳区人民医院祝所有宝宝们都吃得美美,睡得香香,长得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