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大年初一,一群“小脑斧”来报道,敲可爱

除夕夜,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房,
【 复旦大学|大年初一,一群“小脑斧”来报道,敲可爱】忙碌依旧。
护士站的电话铃声、匆忙的脚步声、“准妈妈”的呻吟声、助产士鼓劲的加油声交杂在一起。24岁的护士吴静,第一次在产房度过农历新年。这是她工作的第二年,由于疫情的缘故,这位扬州姑娘也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
复旦大学|大年初一,一群“小脑斧”来报道,敲可爱
文章插图
吴静展示由一妇婴助产士设计的窗花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郜阳 摄
“第一次见证生命的诞生,我都有点哽咽了,”她回忆,“每一个小生命都特别可爱!”吴静大学并不是学的助产专业,但“半道出家”后,她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医院里幸福感爆棚的地方。吃过年夜饭,吴静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除夕夜并不平静,短短几个小时,五个“牛宝宝”争先恐后地来到了这个世界,直到深夜11点,她才得空歇歇,给亲朋好友送上新年的祝福。
复旦大学|大年初一,一群“小脑斧”来报道,敲可爱
文章插图
年年一家的新年全家福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徐程 摄
很快,一妇婴东院区在今天0时02分迎来了“虎小弟”。这是奚女士和陆先生的第一胎,两人都是90后,来自江苏启东,给孩子取了小名“年年”。“刚怀孕的时候,得知预产期是在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决定了!”爸爸的话里洋溢着初为人父的喜悦。“虎小弟”重3785克,哭声响亮,评分10分。
复旦大学|大年初一,一群“小脑斧”来报道,敲可爱
文章插图
吴静为年年摁下小脚印 通讯员 高艳 摄
吴静也在导乐室里见证了“年年”的诞生。巧的是,两人都属虎。她细心地为“年年”清理了身子,用毛巾包裹好,戴上了虎头帽,还为他在“宝贝纪念卡”上留下了珍贵的小脚印。“希望‘年年’生龙活虎地成长,等他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吴静送上了“虎姐姐”的祝福。
复旦大学|大年初一,一群“小脑斧”来报道,敲可爱
文章插图
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年年妈妈和爸爸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徐程 摄
“还真是虎虎生威呢!”助产士姐妹们打趣道。吴静也为爸爸妈妈递上了份特殊的礼物——该院资深助产士花卉设计的窗花“虎小弟”“虎小妹”。“虎小弟”有着弯弯的眼睛,小手捂住了笑开花的嘴巴,额头上尖尖的刘海让人忍俊不禁,左右两侧的“长乐”“锦绣”字样,既是一妇婴两个院区附近的路名,也是对宝宝的美好祝福。
同一时间,李先生和郭女士家的“二宝”在一妇婴西院产房顺利出生了。他也是一个“虎小弟”,因为起初期盼着生个“虎小妹”,爸爸妈妈笑称还来不及给他起小名。有意思的是,“虎宝宝”的姐姐是“元旦宝宝”,2017年1月1日在一妇婴出生。
复旦大学|大年初一,一群“小脑斧”来报道,敲可爱
文章插图
今天凌晨,申城多家妇产科医院也陆续传来了好消息——
0时03分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复旦大学|大年初一,一群“小脑斧”来报道,敲可爱
文章插图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虎年的第一个宝宝在杨浦产房降生。伴随着嘹亮有力的啼哭声,3450克的“小脑斧”来到了爸爸妈妈身边。因为妈妈特别喜欢动画片《天线宝宝》里热情活泼的小波,所以妈妈给宝宝取名小波。高颜值的小波,可爱软萌,一出生就成了产房里的“团宠”。整个孕期,小波都十分“争气”,除了因为一次胎心有点慢住院观察过,妈妈的产检一直很顺利。